展望後市,劉揚偉表示,目前看來上海封城對整體供應鏈影響已逐漸趨緩,包括新產品開發等,目前看來均朝向正向發展,因此對下半年供應鏈穩定度相當有信心。他指出,年初時預期今年營運展望約略持平,目前對第二季及全年展望看法優於年初預期。
鴻海2021年合併營收創5.94兆元新高、年增達11.87%,營業利益1489.59億元、年增達34.41%,創近5年高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393.2億元、年增達36.86%,創歷史第三高,每股盈餘(EPS)10.05元、睽違13年再賺1股本。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去年雖受疫情影響,導致工作型態及供應鏈產生劇烈變化及不確定性,但受惠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暢旺、元件銷售提高,帶動營收年增達雙位數,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三率」均較前年提升。
展望2022年,受地緣政治、疫情及通膨影響,劉揚偉指出市場波動更大也更具挑戰。雖然部分零組件供應吃緊狀況紓緩,但能見度要到下半年才會明朗,將持續透過優化管理、調整產品組合、專注技術研發,來穩固市場地位、持續改善獲利能力,達到EPS極大化目標。
劉揚偉預期,今年四大產品線營收將以元件及其他產品成長最顯著,雲端網路產品則持續擴大領先,預期伺服器需求預期持續成長,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產品為重要成長動能之一。消費智能及電腦終端產品表現預期將回歸平穩,將持續專注於高階及利基產品。
劉揚偉指出,資通訊(ICT)本業每年產生的穩定現金流,除足以支應每年穩定的現金股利配發,亦將作為鴻海發展新業務的後盾。3年來集團針對新事業的布局已逐漸開花綻放,今年在量子計算、伺服器、元宇宙、電動車、半導體等領域均將有新布局。
劉揚偉表示,疫情、通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貨幣緊縮政策、調高利率等使總體經營環境日趨複雜,變化或波動更難以預測與掌握,鴻海將持續密切關注總體環境變化,審慎擬定最佳經營策略,並秉持「永續經營=EPS+ESG」理念持續精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