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中國大陸祭出軍演回應,兩岸兵凶戰危。學者分析,中共對台政策轉型,過去的兩手策略是以和為主、以戰為輔,如今已經顛倒為以戰為主、以和為輔。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今天舉辦「近期兩岸局勢:中共軍演與國民黨訪中」座談會。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主任張國城表示,中國數十年來的對台政策一向是和戰兩手策略,和的部分是透過經濟、政治交流,以統戰形成台灣對中國高度依賴,達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是中方也清楚,沒有武力作為威脅,台灣不會自願接受一國兩制,過去幾十年來只是哪一個手段是主,哪一個方式相對是輔的概念。
張國城說,過去常聽人說「打台灣不如買台灣」,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實踐,中方發現買不太動,而台灣內部親中政治人物得到的支持不是成效不彰就是時程太慢。反觀中國軍事實力增長明顯,有沒有可能讓習近平產生一種概念打台灣不比買台灣成本還高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以武力、威脅、挑釁變更台海現狀。
張國城強調,過去北京多少會給台灣的親中派、鴿派一點面子,擺出一點和平姿態,但是現在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領的訪問團還在中國,第二波軍演就開始了,這也讓台灣人看清楚夏立言這團毫無作用,一點溝通功能都沒有,這也代表台灣親中政治人物的面子與形象,已經不在中國的考慮範圍內。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則說,裴洛西訪台之後,中共對台政策正在做階段性轉型,這段時間國民黨的角色讓人感到混淆困惑,甚至國民黨內部都覺得尷尬。國民黨在這時間點到中國去,即便能帶回對台利多的政策反饋,可是前面累積了這麼多的文攻武嚇,會不會又成為被北京利用的代言者?或是成為北京統戰的被操作工具一環?
王智盛強調,蔡英文總統講的「建設性交流」是在對等、尊嚴、不設前提的情況下,針對兩岸議題交換意見,這樣才是有建設性的。如果只能一言堂高呼「九二共識」、「反獨促統」,那就沒有交流必要。
王智盛說,如果國民黨還認為台灣利益重要的話,應該要在適當場合反映出對解放軍軍演的反對、對一國兩制的反對、以及對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的捍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