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債資產普遍承壓,不過隨著美國10年債殖利率在6月中觸及高點下滑,各類資產也多有亮麗表現,其實在不同的經濟與通膨情境下,各類債市也各有其投資題材與因應策略。回顧2020年疫情爆發前十年的2010年至2019年,經濟處於低通膨與溫和成長的金髮女孩經濟環境,美國GDP成長平均為2.3%、通膨為1.8%,各類債券皆有良好表現,尤其在低利環境下,更吸引資金追逐較高債息機會的非投資級債與新興市場債。

但疫情2020年席捲全球,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各國政府迅速降息並祭出大規模財政支持計畫以作因應,刺激全球經濟快速復甦,受惠景氣復甦與通貨再膨脹環境,較高債息的利差型債券表現突出。在大規模貨幣與財政刺激,加上疫情反覆造成供應鏈瓶頸,及俄烏衝突推升油價與大宗商品價格,使得通膨快速竄升。

隨財政刺激陸續到期及各國央行為對抗通膨,採取激進貨幣緊縮政策,全球快速進入現階段高通膨低成長的停滯性通膨環境,加速升息使利率敏感度低的短存續期債,及美國GNMA債表現明顯抗跌。殖利率曲線轉為負向,市場也響起經濟衰退的警鐘,地緣政治紛擾未平,避險需求吸引資金轉向安全避風港的政府債與機構債。

富蘭克林旗下西方資產團隊投資長暨美盛全球多重策略基金經理人肯尼思.里奇預期,通膨可望在第三季觸頂後緩步下滑,經濟成長可能朝1.5%至2%放緩,目前市場已多數甚至過度反映了聯準會可能的升息路徑,看好在利率波動趨緩下,利差型債市的表現機會。

如果經濟下滑過快,聯準會可能必須採取相對審慎的態度,放緩、停止升息或甚至轉向降息,則高品質債券可望相對受惠。多重資產投資策略現時殖利率已升至7%以上,相信經濟趨緩與通膨的負面影響已多數反應,極端的利率波動期可能已過,預期政府公債與利差型債券的負相關特性可望回歸正常,在市場面臨壓力的極端風險趨避情境下,公債與高品質債可為投資組合發揮抵禦風險的效果。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金融市場總是瞬息萬變,投資人若擔心來不及反應,不妨以結合高評等公債、投資級債與高殖利率非投資級債的複合型債券作為核心配置,迅速掌握各種市場環境下的投資機會。

#全球 #通膨 #債市 #投資級債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