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貨量受到升息、通膨、俄烏戰事、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預期2023年需求面的成長動能應該會較今年減緩。因應IMO的新規定,業者必需在航線中投入更多船舶,以維持原本的航運服務,預期將可吸收部分市場新增運能。目前由於相關環保法規的施行細則尚未完善,以致甚多市場研究報告,僅能依新船統計數據來預估未來運能成長,但卻無法估算受環保法規影響,市場老舊船隻的退場數據。
另外,國內海運業者指出,SCFI連番重挫,已經連跌15周,但若從之前低點往上統計,上漲約90周,目前海運價格比疫情前還是高許多。現在海運價格跌價是事實,要看有沒有準備好,很多客戶配合很久,即使現在談價格,但價格並沒有很大起伏,今年價格跟預期還是差異不大。歐洲部分因為有戰爭影響,希望戰爭快點結束,對全球經濟是正面訊息。
業者也認為,也從幾個方面觀察,美國房市也沒很差,失業率3點多,美國動能還在,俄烏戰爭影響,但歐洲失業率也不高,預期市況最差是現在這情況,目前客戶逐步開始補庫存,最近美國電商銷售已經回升,可預期庫存消化很快,補庫存的需求差不多出籠。海運業者表示,大型通路商客戶開始恢復跟船公司洽談貨櫃事宜,已經在討論往後六個月的訂單,不要對於市場太過悲觀。
第四季雖然為海運淡季,除了北美外,也可以觀察大陸情況,大陸央行是唯一降息的主要央行,顯示希望刺激消費提振GDP,尤其中共全國代表大會10月召開後,是一個相當重要指標,像是清零政策一旦改變,對供應鏈影響會很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