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成立以來,推動偏鄉教育不遺餘力,日前媒合台南崇明國小與高雄彌陀區壽齡國小,促成2校的數位學習跨域交流,藉由讓孩子們透過實機操控,讓科技人才向下紮根,領略科技的奧妙,成功將科普的能量與創客(MAKER)的精神帶進小學。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與台南市崇明國小合作,推廣「食在地、吃當季」共好理念,校方發想出友善環境的智慧系統,這套系統讓崇明國小獲得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推廣人氣獎」,為讓孩子們的努力有展現自信分享成果的機會,基金會媒合同樣十分重視科學教育的高雄市彌陀區壽齡國小,2校師生14日在壽齡國小進行交流。
崇明國小校長王海秀表示,學生從校園營養午餐剩食問題著手,邀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郭旭展副教授多次到校指導,組織團隊讓學生透過小組分工合作,腦力激盪發想出「營養午餐剩食交換車」概念機的發明。
「營養午餐剩食交換車」概念機研發目的在於有效利用剩食減少浪費,例如,A班某樣菜品不夠,學生們可透過剩食交換通訊裝置,將缺少的數量通知鄰近班級;B班級如有多餘的菜品,就可派遣交換車將菜品自動運送至需要的班級。如此,校園內的食糧資源就能獲得充分的運用,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郭旭展副教授表示,期望「營養午餐剩食交換車」的創客精神能影響更多學校。
壽齡國小校長蘇建洲表示,今年很感謝清景麟教育基金會的支持,該基金會每年開辦的「補助偏鄉學校計畫」,讓校方有機會獲得補助開設「創意機器人與無人機資訊教育」課後社團,加上這回2校的交流,相信將激發孩子更進一步接觸及體驗科技所帶來的樂趣與挑戰。
活動當天分2階段進行分享交流,第1階段由崇明國小展示介紹「營養午餐剩食交換車」概念機,透過幾個簡單的按鍵就能讓車輛準確達成指令,崇明國小還帶來VR實機體驗,激發壽齡國小孩子們的好奇心;第2階段舉行相撲機器人賽程,分8組競賽,由崇明國小8位學生代表分散打入隊伍中,與壽齡國小五年級學童一起動手組裝樂高相撲機器人,讓創意在歡樂中逐漸萌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