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解封,但感染新冠肺炎及長新冠(Long COVID)造成的健康和經濟衝擊不容小覷。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表示,目前國內累計1016萬人染疫,估算GDP(國內生產毛額)整體損失新台幣1337億元,其中長新冠佔了100億元。
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線上直播說明,台灣累計1016萬人感染新冠肺炎、1.7萬人染疫死亡,另外還要擔心的是輕症感染後的長新冠。如以感染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的損失以GDP估算,整體損失為1337億元,YLL(壽命損失)占1200億、長新冠占100億、急性感染期占37億。
「腦霧」是常見的長新冠表現,陳秀熙指出,腦霧是一種認知障礙,包括注意力、執行能力、學習和記憶、社會人際認知、語言、感覺動作統合等功能,都可能受影響。他提醒家長及老師,對於染疫後孩童應以醫療健康照護的觀點來了解,而非怪罪他不認真。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說明腦霧如何影響生活,例如到超市購物時,需要記憶物品擺設位置、規劃超市購物動線、選擇多項商品,都要仰賴神經認知功能。已有研究發現,長者在感染新冠肺炎之後,認知功能衰退程度比未感染者還要快很多。
台大公衛學院醫師許辰陽說明,新冠肺炎對神經系統的長期影響包括:缺血性中風等腦血管疾病、失智症等認知記憶疾病、周邊神經病變等末梢神經疾病,以及偏頭痛、癲癇發作等發作性控制不良疾病,另外像是聽力異常、頭暈等,這些不同症狀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影響,但唯一相同的是,會在感染後12個月造成更嚴重的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