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海洋保育格外重要,但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需要靠志工團隊的加入來彌補不足之處。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8日舉行「海洋保育志工授旗大會」,由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為海保署112年擴大召募的四隊海洋保育志願服務隊授旗,攜手453位志工共同展現守護海洋的決心。當日更邀請到多位國內與海洋保育志工合作相當有經驗的講者,現場分享運用志工從事海洋生態保育的實務經驗,以擴大全民參與海洋保育的力量。
管碧玲表示,海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保育事務的繁重,單憑政府機關人力與資源往往無法面面俱到,我們也意識到,公私協力的合作將為海洋保育工作帶來雙贏的局面。今天能看見這麼多的海洋保育志工夥伴親臨現場共襄盛舉,我們感到非常感動,這些志工都是海保署最重要的後盾。
管碧玲進一步指出,海保署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競競業業的態度執行海洋保育工作,維護海洋生態永續之目標,然而在有限的人力下仍需民間力量的共同投入,因此在110年首次嘗試召募60位海洋保育志工,112年擴大召募來自全國各地志願者,分為「海洋野生動物救援」、「海域環境維護」、「友善釣魚宣導」及「海洋保育教育推廣」,四隊志願服務隊共453位志工夥伴,成長6倍以上,於28日授旗大會後,將於5月起攜手海保署13個海洋保育站巡查員共同執勤各項行動及任務。
海保署署長黃向文表示,4月28日是海保署成立五週年紀念日,五年前的今天,總統蔡英文為海保署成立揭牌,當時只有4位員工,目前已成長至89位職員及40位海洋保育巡查員,未來加上453位志工生力軍,將增加全國各地海保工作量能。黃向文強調,透過志工組織的運作與協力,可建立與民眾更緊密的連結管道,擴大影響層面,也期待拋磚引玉喚起全民對海洋保育的意識及關懷,共同參與守護海洋。
授旗大會也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及農委會林務局等推動保育志工服務的單位代表與會,其中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王浩文主任以2020年鯨豚救援為例,單年即處理45件鯨豚擱淺事件、近170天救援任務、參與志工超過5000人次,為往年平均3倍以上;亦時常有多起同時發生事件,急需更多有經驗的志工投入救援工作,才能提升活體擱淺鯨豚的活存率,並成功野放。王主任指出,海保署今年增加召募「海洋野生動物救援」志願服務隊,可擴大協助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MARN)救援任務,提升整體救傷能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