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府交通局推動停車智慧化服務,在路邊停車格建置6500顆地磁,提供24小時停車格位即時資訊,停車與開單收費現況,「黑色餅乾」造型的地磁掀起熱門話題,日前更受邀至第14屆亞太交通發展大會暨第35屆ICTPA年會發表執行成果。
地磁是停車格位的多功能偵測雷達,讓本來只供應停車的車格變成會思考的停車位,吸引國際競相借鏡。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台中市為改善停車格使用效率,針對路邊高停車率、高周轉率的累進、差別費率車格,目前建置6500顆地磁,運用其感測設備,回報全天候無間斷的路邊停車格位資訊,節省尋找車位時間及減少衍生廢氣排放,提升路邊開單效率,有效掌握停車熱點分布範圍及停車特性。
葉昭甫指出,交通局為讓民眾更好找到停車位,在路邊高停車率、高周轉率的累進及差別費率車格,積極布建地磁設備,透過地磁感應,提供路邊車格資訊外,並與停車開單作業結合,同步計算車輛停車時間,此外,藉由地磁結合開單作業,民眾車輛駛離停車格15分鐘後,即可繳納停車費。
葉昭甫說明,地磁結合人工開單作業,效益包括提升路邊開單效率、減少超商代收成本、增加行動支付比例,目前超商臨櫃代收降低15.7%、電子支付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6.2%。
交通局提到,市府有機會到國際年會分享經驗和技術,並與其他智慧城市進行交流,讓台中智慧停車再邁進一步,未來交通局將持續推動智慧停車相關技術及解決方案,建構多元停車服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