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拋出陸生納保的說法,並獲得衛福部正面回應,最快113學年度新學期即可辦理。2024總統大選時程逼近,私大主管認為,陸生加入健保無論是否有勝選的動機,只要是開放,並且能夠嘉惠陸生就是好事,「論跡不論心,樂觀期待中」。
銘傳大學國際教育交流處長劉廣華表示,早從2011年陸生來台元年開始,陸生納入健保的呼籲就不曾斷過,不過也一直有反對的聲音,理由不外乎是陸生占台灣納稅人便宜、陸生沒繳稅、大陸對台有敵意等想法。因此,這次開放除了讓陸生比照外籍生,也會取消6個月的等待期,當然也強調要陸生全額付費,不能享受政府補助。
劉廣華認為,不管開放的動機如何,總是好消息,畢竟用似是而非、不值一駁的理由,來限制陸生基本人權,決不是號稱民主又進步的政黨應該做的事。
陸生來台已中斷,在台灣就學的大陸學位生日趨減少。劉廣華提到,今年6月最後一批學士陸生畢業後,112學年度僅剩碩士292人、博士86人,在台灣總計僅378名大陸學位生,因此即便開放,真能享受到健保的陸生大概也不多。不過由此可推敲,明年大選無論哪一個陣營勝選,都有著開放陸生來台的意涵,希望這樣的想法「不是盲目的樂觀」。而兩岸以教育跟學術的交流最為中性、最不敏感,要避免兩岸敵意螺旋不斷上升的最佳方式,就該從教育與學術交流開始。
民進黨政府開放陸生,外界解讀為是向陸方釋出善意,劉廣華說:「對於教育學術交流,其實陸方也是有心的」,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有疫情後首批的大陸交換、交流生來台,
劉廣華也進一步分析,許多研究都顯示出,在兩岸教育交流中,台灣對陸生的影響大於大陸對台生的影響,來台陸生覺得台灣的環境舒適、友好,且多數均表示若有機會,願意長期留在台灣。易言之,在兩岸的教育學術交流中,台灣的影響是佔優勢的。
劉廣華說,無論如何,開放陸生加入健保無論是否有勝選的動機,只要是開放,並且能夠嘉惠陸生就是好事,「論跡不論心,樂觀期待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