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擬成立「國際政經學院」,但因為跟原本社會科學院有高度重疊,在10月21日校務會議討論時遭擱置。不過台大校長陳文章決定提案再闖關,擬由7家不同領域企業集團及國發會共同支持,以善用資源及薪資制度的鬆綁,有利於延攬國際一流人才及吸引菁英人才就讀。
台大校務會議10月21日初步討論成立「國際政經學院」議題時,台大財經系主任王衍智直接拋出問題:「誰吃掉誰?怎麼整合?」台大社科院院長蘇宏達認為,想要成立「國際政經學院」,應由國際學院、政治系、經濟系與管理系所來有條件設立,依照學校目前規畫單獨運作,「我認為非常危險」。經校務會議代表投票,這起提案未通過。
不過陳文章不放棄設立「國際政經學院」,校方將在5日舉辦全校說明會,並在12月23日校務會議提案再戰,一旦獲得通過,明年8月就可成立,預計開設3個學程,皆為全英語授課,只開放大二以上學生輔系或雙主修,碩博班各自招生15人至30人,會新增15名教師。
台大表示,「國際政經學院」目標是成為「亞洲跨領域政經頂尖人才的培育基地」,將與國內外智庫積極合作,期能成為「政經智庫合作交流的樞紐」。台大「國際政經學院」目前已有台積電、富邦金控、國泰金控、永豐金控、華南銀行、敏盛集團與國巨等7家企業允諾參與支持。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會有一半經費來自國發會,部分師生擔憂「政治力介入校園」及成為蔡英文政府政治遺產。對此,台大表示,「國際政經學院」是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設立,而這個條例已明訂研究學院的資金來源包括國發會發展基金的撥款。
台大表示,目前已有11校12所研究學院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成立,也都獲得國發會經費補助,若將國發會出資視為政治介入,實為謬誤。此外,台大經費有7成來自教育部、國科會及其他政府機關,但政府尊重大學自主,並未因經費提供而干涉學校辦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