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茶冒充台灣茶案件頻傳,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為維護消費者與茶農權益,及台灣茶產業發展,降低進口茶混充台灣茶販售等產地標示不實情形,研發「茶葉中多重元素檢驗方法」,有效鑑別境外茶或國產茶,現已完成第2家檢驗單位技術轉移,共同為確保茶農收益與消費者權益努力。
茶改場長蘇宗振指出,台灣特色烏龍茶包括高山茶、凍頂烏龍茶,多以青心烏龍與台茶12號金萱等茶樹品種產製,東南亞例如越南、印尼、泰國及大陸等國家,經引進台灣茶樹品種、製茶機具及製茶技術仿製生產,稱為「台式烏龍茶」,因其茶樹品種及製造手法與國產相同,故無法從品種DNA分子鑑定技術或感官品評,區別高山茶或凍頂烏龍茶產地。
為此,茶改場開發利用各茶葉產地因土壤中所含元素特徵與組成不同,使得茶葉中的元素種類與含量也因而具有差異特性的科學原理,透過分析不同國家產地茶葉中多種微量元素含量特徵,據以建立判別台灣茶和境外茶的鑑別技術「茶葉中多重元素檢驗方法」,並已於2021年11月5日經衛福部食藥署公告為建議檢驗方法(TFDAF0032.00)。
蘇宗振說,現今茶葉產地鑑別皆採用多重元素檢驗技術,目前已完成第2家檢驗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ETC)」的技術轉移,該中心前身為經濟部財團法人台灣電子檢驗中心,目前服務項目也包括食品檢驗分析。
蘇宗振提到,該中心預計於1月19日辦理「台灣茶產地鑑別」啟動說明會,歡迎對茶葉產地鑑別有興趣或有需求的茶農與茶企業前往參加,共同為確保茶農收益及消費者權益努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