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75歲張姓老翁近三個月來體重快速減輕,從原本76公斤暴瘦到55公斤,還變得虛弱無力且易喘,親友紛紛建議就醫檢查,老翁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偏低、「游離四碘甲狀腺素」(free T4)升高,揪出甲狀腺亢進才是體重減輕的真正原因。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體重減輕是門診很常見的問題,不過有意義且非意願性的體重減輕,目前並沒有公認的標準,常用的定義是指體重在6個月內降低至少5%,就會視為異常,至於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可以經由醫學檢查找出根源,前述患者經過幾個月的藥物治療,體重終於慢慢回升,原本的心悸、失眠也都改善了。
吳佾璇指出,最常見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為腸胃道相關疾病,惡性腫瘤則約佔4分之1,內分泌疾病(包含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感染或發炎(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以及心、肺、腎、神經系統的疾病、藥物的副作用,皆有可能導致體重減輕。
吳佾璇表示,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約占所有原因的1/10,與中醫所說的「肝木剋脾土」不謀而合,反應情緒對於食慾及消化功能的影響。
另外,吳佾璇強調,若家中長輩出現暴瘦情況,除了上述原因,也要考慮嗅覺及味覺的變化讓老人家胃口變差,也可能是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影響食物營養攝取,或者因行動或社會問題而備餐困難,也可能有脫水、肌少症等問題,另,老年憂鬱症也可能出現不典型的表現,且常以身體症狀而非情緒症狀呈現,這點容易被忽略。
最後吳佾璇提醒,民眾應養成定期量測體重的習慣,如出現體重減輕的症狀,可先自行評估是否有食量或進食頻率減少,或者活動量增加而無相對應的增加飲食等,若排除刻意減重,應積極就醫尋找體重下降的原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