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議員施乃如近日接獲民眾陳情,指南區的西大路與南大路口以及上班時間往竹科園區的寶山路口、食品路段都嚴重塞車,但市府卻無積極因應作為;市府則表示,經各項改善措施努力下,交通獲得初步改善並得到民眾的肯定,未來仍將透過縣市整合平台、園縣市高峰會攜手改善園區交通。
施乃如指出,其服務處接獲陳情反映的路段,除了自去年初就陸續獲報的西大路與南大路口(回堵至食品路),現在還包含晨峰往西大、寶山路口的食品路段,車流早已嚴重回堵超過東南街口。
她說,看著尖峰時段的交通就像車流要奔赴兵荒馬亂的戰場,市府竟還以「竹市交通有效改善,市民大讚」斗大標題,自我肯定主要幹道行駛速率提升,旅行時間降低,市民「很有感」的新聞粉飾,是深怕民眾不知道市府團隊和市民活在平行宇宙?
施乃如指出,南區各主要道路,包含明湖路、柴橋路尖峰時段道路壅塞、紅燈空等的交通效率問題,她曾在議會正式提案,獲得前市府交通處允諾將比照延平路引進智慧交通、時制重整,但迄今為止,消息依舊石沉大海。
她呼籲市府,因應環北路、雙峰路以及寶山鄉明湖路段拓寬可能帶來的交通衝擊,務必即早評估風險並提出因應計畫,積極維護明湖里、高峰里在地市民生活及周邊交通服務品質。
市府則表示,園區持續擴張,而道路已達飽和,為改善園區交通,市府持續從打通交通瓶頸及號誌時制重整等面向,改善行車效率。
2023年已完成經國路時制重整、高峰路拓寬工程、西大路地下道禁止左右轉林森路等措施,加上東科路通車分散介壽路及光復路1段車流等,經各項改善措施努力之下,市區交通獲得初步改善並得到民眾的肯定,感謝議員關心市區交通,市府將積極規畫,並透過縣市整合平台、園縣市高峰會等交流會議,持續與園區、新竹縣攜手改善園區交通。
交通處表示,市長高虹安上任後即成立交通改善小組,並請交通處積極盤點園區交通瓶頸節點,邀交通隊共同研議改善方案,同時推動先導公車、桃竹竹苗TPASS、新增低地板電動公車、提高公車司機就業補助等,來改善竹市大眾公共運輸環境,多管齊下逐步順暢車流,期望給民眾更好的園區交通行車體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