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五色鳥。(水道博物館提供/洪榮志台南傳真)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五色鳥。(水道博物館提供/洪榮志台南傳真)

春季是鳥類繁衍的季節,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繼前陣子發現領角鴞、白腰鵲鴝、五色鳥、小啄木鳥後,最近又再度發現俗名紅鶯、有「台灣最美麗的野鳥」之稱的朱鸝現身。特別的是,這些警覺性很高的禽鳥,在園區都非常自在,甚至很容易拍照捕捉身影,十分吸睛。

市府文化局指出,低調矗立在山上區俗稱「山仔頂」區域的花園水道博物館,2019年開放參觀之前,先後曾經是原台南水道及農業局苗圃,但因鮮為人知,少有民眾來訪,也造就了豐富的生態資源。

文化局說,從開園以來,除植物生態之外,館方調查各類禽鳥時,也陸續發現黃鸝、朱鸝、領角鴞、鳳頭蒼鷹、大小捲尾、翠翼鳩、五色鳥、夜鷺、黑冠麻鷺等鳥種。至於幾月前經常占據枝頭的2隻領角鴞,目前不見蹤跡,研判已經開始產卵孵化;五色鳥及小啄木鳥也開始鑽樹洞,在園區內經常可以聽到叩叩的啄木聲音。

更讓工作人員驚喜的是,最近朱鸝也開始現身,而且就在B館附近人潮相對較多的區域,遊客只要有耐心,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其蹤跡,甚至還有人只用手機即可錄下朱鸝叫聲,相當有趣。

館方表示,根據文獻記載,朱鸝為英國博物學家斯文豪於1862年在淡水發現,其羽色紅黑相間十分漂亮,讓斯文豪驚嘆不已,讚美牠是「台灣最美麗的野鳥」。

#台南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文化 #生態 #朱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