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公布台大法醫研究所檢驗,寶林茶室信義A13店食品中毒案,在工作人員的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證實毒素就發生在廚房裡,衛生福利部次長王必勝今(2)日下午改口透露,其實衛福部不只盯上A13店,疾管署與食藥署早在3月30日也配合檢警前往「代班廚師住處」採檢14個檢體,還原「細菌」、食材「介質」以及產生毒素「環境」在哪,以利做出毒素來源最後判定,最慢4月中旬前會對外說明結果。
就在北市府公布檢驗結果後,王必勝下午隨後也臉書主動PO文揭露針對寶林案食材及環境檢驗的時間序。甚至留下伏筆「3/30,疾管署與食藥署配合檢警前往某處做環境採檢,因案件偵辦中,暫不便說明」。
王必勝進一步受訪表示,在他提議之下,疾管署與食藥署3月30日配合檢警前往「某處」同樣也做了環境採檢,共帶回14件檢體,因案件偵辦中,暫不便說明是前往哪裡採檢。不過王必勝下午4時55分更改PO文內容,直接公布「3/30 疾管署與食藥署配合檢警前往代班廚師住處做環境採檢,也是要做唐菖蒲柏克氏菌培養,目前正進行中」。
王必勝強調,現在重點已經不是「米酵菌酸」,而是他為什麼會出現?這就有賴還原產生「米酵菌酸」毒素的來龍去脈,共有三大要素,第一是「細菌」,要找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二是「介質」,像是高度懷疑的粿條、椰子、澱粉等;最後是有沒有適當的「環境」讓它長出。
他表示,此次採檢的目標就是鎖定要找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畢竟要了解該細菌是否已經存在在我們的自然環境,還是只是偶然被帶進來,而培養細菌需要時間,預計最慢4月中旬有結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