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至今未解,衛福部今天傍晚公布,沒有新增通報個案,明日(8日)起不再每日通報個案數,另外至今累計通報34例個案,已經全數檢驗完畢,除了食用吃炒麵個案(案36)檢驗「陰性」外,其餘33例均為陽性,且都有食用粿條。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天新增1例個案檢驗為陽性,累計檢驗陽性33例,至於4月4日通報,同樣曾於3月19日-3月24日於寶林A13之吃炒麵個案(案36)檢驗「陰性」,34例通報個案全數檢驗完畢。
由於食用炒麵個案為陰性,且至今檢驗邦克列酸(BKA)陽性個案,均曾於3/19-3/24於寶林A13店食用粿條或河粉,曾淑慧表示,從此可以更加確定,整起食物中毒案,傾向是粿條的問題。
但毒素究竟從何而來?由於邦克列酸由唐菖蒲伯克氏菌生成,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日前將北市衛生局送來的4項檢體:廚師手部檢體、水果刀、菜刀、砧板,食藥署也拿來培養唐菖蒲伯克氏菌,但今天結果出爐,為陰性,也就是說培養不出該菌。
「這個細菌真的不好培養」,王必勝坦言,這一周以來培養細菌工作發現,真的很難養,對於這樣的結果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代表該細菌在台灣並非無所不在,仍是非常少見,憂的是,代表找不到關鍵證據。
「但是咎責寶林,不會變」,王必勝表示,目前間接事證發現都可以發現,中毒事件就是在該場所發生,這是合理推論,責任歸屬後續有待檢調去查證。
至於,廚師的住處卻未檢出細菌,衛生單位已到廚師另一租屋處、來往密切的饒河店廚師家採集12、15件環境檢體,檢驗結果最快約9日出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