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已聯合清除約14.03公噸死魚魚體,部分河段受漲退潮影響增加打撈作業難度,預估本周應可清理完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雙北已聯合清除約14.03公噸死魚魚體,部分河段受漲退潮影響增加打撈作業難度,預估本周應可清理完成。(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死魚發生情形最常見的包括水環境溫度急遽變化、連日下雨或無雨、水中污染濃度高及夜間微生物耗氧反應。(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死魚發生情形最常見的包括水環境溫度急遽變化、連日下雨或無雨、水中污染濃度高及夜間微生物耗氧反應。(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店溪溶氧不足致魚群死亡,台北市水利處打撈死亡魚體。(黃敬文翻攝)
新店溪溶氧不足致魚群死亡,台北市水利處打撈死亡魚體。(黃敬文翻攝)

新店溪從7日起陸續發現或接獲民眾反映有魚群暴斃,雙北已啟動「死魚緊急應變機制」,採樣水質結果顯示無急毒性反應,沿線巡查也未發現異常排放廢水情形,但溶氧值偏低(2.06mg/l),且於較深河床仍有發現活魚,初判與近日氣候不穩定及夜間缺氧衍生魚群死亡。雙北已聯合清除約14.03公噸死魚魚體,預估本周可完成清理。

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接獲通報後立刻赴現場檢測水質,其水色正常且經現場快篩無急毒性反應,溶氧值偏低(2.06mg/l),於較深河床仍有發現活魚,經沿線巡查皆未發現異常排放廢水情形。

環保局諮詢嘉南藥理大學黃大駿教授,他表示依魚體照片判斷,魚眼呈現濁白狀況,魚鰓呈現粉紅色情形,研判魚隻死亡時間為水體溶氧量較低的清晨。且該處發現的死魚,死亡時口部微張,同時死亡魚隻體型偏大。

根據氣象資料顯示,1日至4日皆屬於高溫的狀況,死魚主因主要為水中的有機物質經高溫下快速分解使得水體溶氧缺乏因而造成魚類缺氧死亡。

因新店溪橫跨雙北市,目前兩市分別自7日起,由新北市高灘處及台北市水利處連續多日派遣人力及船隻清理,截至11日共派出打撈船隻23船次、收運車輛10車次、清潔人力逾百人次,清除約14.03公噸死魚魚體。雙北仍持續打撈中,部分河段受漲退潮影響增加打撈作業難度,預估本周應可清理完成。

環保局說明,死魚發生情形最常見的包括水環境溫度急遽變化、連日下雨或無雨、水中汙染濃度高及夜間微生物耗氧反應等因素。

環保局分析,近3年魚群暴斃最常發生的月份為4月起至夏季,由於4月份為新店溪年度統計流量中最低的月份,後續至夏季期間,主要因素包含為溫度急遽變化,水中底泥厭氧反應旺盛等因素,導致水環境缺氧,不耐缺氧環境的魚種即會死亡。

環保局強調,目前已有死魚緊急應變機制,發現魚群死亡後,立即前往現場確認水質、魚體,沿線巡查周邊及上游有無異常排水,亦請專家協助判斷死魚原因,釐清是否有工廠汙水排入導致魚群死亡,並橫向通報水利單位派員清除,避免魚體腐爛導致惡臭影響環境衛生。

#新北 #新店溪 #死魚 #水利 #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