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1行13人旅行團原訂6月前往以色列旅遊,因中東地區衝突升溫決定取消,不料遭旅行社業者拒絕退費,一查發現該業者有未與旅客簽訂定型化契約等違規行為,過去一度遭撤照,相關訴訟尚在進行。立委何欣純23日要求觀光署發揮公權力介入,觀光署表示,1周內發出公文要求業者說明,也會協助民眾處理。
某旅行社去年招攬以色列聖地團,業者稱原價8萬元的團費,早鳥價只要7.5萬元,先付訂金2萬元即可保留團位,吸引廖姓民眾等13人報名。不料,去年10月爆發以巴戰爭,外交部將以色列列為橘色警戒,近日中東地區地緣情勢緊張,旅客欲取消出團並希望退費,遭到業者以「訂金已交付航空公司預訂機位」為由拒絕,更告訴旅客「不能取消,只能找人替換出遊」。
廖姓夫妻表示,當初付款後,旅行社只給出1張收據,並未簽訂定型化契約。他們查詢業者評價發現,業者僅有臉書粉專,且疑似與多人有糾紛,更堅定處理退費,但一與講到條約對方就暴怒、掛電話,甚至當初付款更請觀光署開協調會,對方直接消失、不出席。
何欣純23日邀集觀光署旅行業務組長湯文琦與陳情民眾到大里服務處協調。何欣純說,按旅客定型化契約,預定6月出的團在4月提出取消,業者可以扣除旅費5%,其餘無條件退還,這批受害團客不僅沒有定型化契約保障,連觀光署開協調會業者也置之不理,完全忽視公權力。
何欣純指出,此外該旅行社從2020年11月被品保協會出會,喪失會員資格,同年12月遭觀光署撤照,中間3年餘是用什麼形式方法招攬業務?
湯文琦表示,撤照行政處分尚在上訴審理未定讞,依法業者可繼續攬客,不過未簽訂契約、禁止退訂等行為違法,將調查,而觀光署12日召開旅遊糾紛協調會,業者未到場,將依《旅行業管理規則》與《發展觀光條例》處罰,最高可罰5萬元。另,這周會盡速發文請業者到場說明,至於民眾消費權益部分也會盡力協助,希望1個月內可以有結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