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故居在內的溫州街52巷2、4、6號建築19日遭台灣大學拆除,引發校內師生反彈。台北市文化局回應,溫州街「52巷2、4、6、8號」文化資產審議案自去年6月起啟動審查程序,並確定其不具文化資產身份,另有民眾提起訴願,然審議已完成,文化局無權限制台大對其管有的財產進行處分。

文化局表示,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去年6月啟動文化資產價值審查程序,並匯集20位具備文化資產、都市計畫等文資委員,期間共辦理5次專案小組會勘,並要求台大提供過往居住者的資訊供委員參考,後於今年5月審議會經出席文資委員投票決議,最終判定溫州街「52巷2、4、6、8號」不具文化資產身份,對此結果市府與文化局予以尊重。

文化局說,溫州街「52巷2、4、6、8號」皆依《文資法》及相關程序審議,後續有關心民眾向文化部提起訴願救濟,然而案件已依法依程序審議完成,文化局沒有相關法規工具可限制台大對其管有的財產進行處分。

此外,對於「52巷8號」5次會勘均無法進入一事,文化局表示,會勘前已請台大協助徵詢現住戶可否入內勘查,也尊重8號住戶意願,但基於法律規定暫定古蹟須於期限內完成審議,否則恐喪失列冊管制的考量,另請台大提供建物內部照片,併同戶外可見的建物整體形貌作為審議依據。

文化局強調,台大現有多處具身分的日式宿舍,局處已積極協助各項計畫、修復工程審查與經費補助,如戴運軌寓所、羅銅壁寓所等,希望台大善盡管理單位責任,共同維護市內文化資產。對於未具身分之日式宿舍,也盼台大加強與公眾溝通,以更周全的方式澄清與釋疑。

對於曹永和等著名教授紀念方式,文化局說,將則請台大妥適規畫,達成審議會中公開說明的意象方式保存、文史脈絡納入博物館群以及未來教育推廣規畫的承諾,以彰顯教授的學術貢獻,落實台大最高學府對於人文價值的重視與社會責任。

#台北市 #教育局 #台大 # 曹永和 #文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