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組織(NATO)17日至18日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國防部長會議。據韓國國際廣播電台14日報導,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商定在北約防長會議期間舉行北約印太四夥伴(IP4)會議。
四國首席代表將於當地時間17日在北約總部單獨會晤。這是四國首次舉行沒有美國等北約成員國出席的會議。此次會議由澳大利亞倡議,四國將在會上就今後作為北約夥伴國深化與北約合作的方案交換意見。
韓國國防部長金龍顯因行程問題無法出席,因此由次長金善鎬代為出席。
印太地區四國自2022年至今,連續三年出席北約峰會和外長會議,本月17日至18日首次受邀出席防長會議。
本月11日,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記者會上宣布,他將於16日至21日訪問比利時和義大利,作為日本防衛大臣首次出席北約防長會議,他還將參加首次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防長會議。
他指出,將積極傳達歐洲-大西洋和印太地區安全的不可分割的性質,以及印太地區的形勢,但明確表示在北約防長會議上不會討論由石破茂首相提議的「亞洲版北約」的設想。
石破首相在9月的自民黨總裁競選承諾中,主張創設亞洲版北約,但是就任首相後他態度變得保守,表示「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願從強化嚇阻力的角度展開探討和應對。」
本月10日,自民黨政調會長小野寺五典在記者會上透露,石破茂已向他發出指示,要求設置新組織,討論的亞洲版北約構想。小野寺介紹稱,「首先想圍繞為了在安保方面加強地區聯繫能做什麼展開討論。」此事將在眾院選舉後著手展開。
據共同社報導,小野寺提及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來龍去脈,強調要應對嚴峻的安保環境,「結為聯盟提升嚇阻力,是最有效的做法」。另一方面,他稱「日本還有憲法的問題」,承認也有障礙需要克服。
若像北約一樣,「成員國有義務相互防衛」,則需要日本允許全面的集體自衛權。周邊國家也擔憂,此舉可能刺激聯盟外的潛在之對手(比如中國大陸、俄羅斯),可能造成地區不穩定。
14日,石破在黨總部與防衛大臣中谷元、外務大臣岩屋毅會面,就外交和安保上的問題交換意見。圍繞自身提出的亞洲版北約構想,石破向中谷和岩屋表示,有意和防衛省及外務省進行協調、推進討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