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近日公車事故頻傳,光是11月就有2起嚴重事故發生,引發各界議論。對此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張文潔就認為,罰款之餘要從制度面著手,針對回訓、培訓等檢討。公運處表示,每年召訓840人並持續辦理公車駕駛教育訓練,同時公車公會將成立公車學院,在職前、在職及專案輔導培訓。
張文潔表示,11月17日一名23歲的女公車駕駛發生事故,造成1死15傷的悲劇後,台北市公運處對客運業者開罰9萬元,但她認為開罰不是萬靈丹,質疑長期超時工時、司機過勞、靠業績獎金支撐薪資結構恐有問題。
她認為,現行駕駛訓練制度是否過於容易,且未建立駕駛人定期回訓的制度,尤其小客車年滿2年即可跳級考大客車的規定,造成道路駕駛經驗未成熟之下,對於用路人和乘客都潛藏危機。
張文潔直言,司機為趕時間避免被罰,常有衝黃燈急踩油門又急煞的危險駕駛,而且現行司機員額不足、年齡M型化,業者在無法減少發車班次情形下,長期每日需駕駛14小時,呼籲要以整體面去思考並檢討。
對此公運處業務稽查科長梁筠翎表示,為了改善公車肇事問題,公運處每月定期召開公車肇事防制工作會議,持續辦理公車駕駛教育訓練,每年召訓約840人,透過現場稽查確認各項措施落實度,積極督導公車駕駛長改善駕駛習慣。
梁筠翎說,為了加強公車運具本身的安全輔助功能,因此公運處也補助各業者,購買並裝設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在各公車上,包含前方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與行車盲點偵測功能。同時若發生市區公車重大行車事故,將督促業者進行專案輔導。
梁筠翎補充,公車公會將成立公車學院,強化駕駛的職前、在職及專案輔導等培訓,同時也函請中央將駕駛與站務員納入勞基法但書的適用範圍,減少人力調度困難,並請中央研議外國人擔任駕駛員可行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