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急診壅塞問題持續升溫,分級醫療被認為是解方,但是卻推動困難,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直指現行的分級醫療政策雖廣被討論,但落實遙遙無期,甚至引發社會反感與質疑。他表示,民眾不願放棄就醫選擇權、政治人物擔憂選民反彈、醫療機構憂心營運衝擊,導致分級醫療淪為「老藥新包裝」,需要各方正視問題才可行。
賈蔚指出,若在街頭詢問民眾對分級醫療的支持度,9成可能表示贊同,但當實際遇到假日發燒、疼痛等狀況卻被急診拒絕時,民眾是否依然支持則成疑。他強調,分級醫療的核心在於合理配置資源,避免非緊急狀況擠占急診能量,但現實中卻面臨基層院所假日休診、醫療可近性不足等問題,令分級制度難以推動。
賈蔚分析,分級醫療在公醫制度與市場競爭體系中均可實施,但須透過差額負擔限制就醫選擇權,但這與民眾習慣的「自由就醫模式」存在根本衝突,尤其是健保署作為主要支付方,雖有動機推動改革,卻礙於政治現實與選票壓力,遲遲未能付諸行動。
賈蔚說明,在醫療機構方面,無論是大型公立醫院還是基層診所,對分級醫療的態度都顯得謹慎,而這主因為分級制度可能改變現有的收入模式與醫病關係,導致醫院營運不穩。他也提到,基層急診醫護人員大多支持分級醫療,但薪酬模式也將影響其立場,若處理不當,恐引發內部矛盾。
賈蔚直言,台灣全民健保體系面臨的難題,不僅是健保署的責任,更涉及相關單位與全體民眾的共同選擇。分級醫療、總額管控與市場競爭等議題,必須誠實面對、深度討論,才可能找到平衡點,解決當前醫療體系的困境。
他也說,有中央官員將健保視為「兼具社會福利的健康保險」,但他認為這種「魚與熊掌兼得」的想法應該調整,「要便宜又要好品質的東西本就罕見,更要謹防買到假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