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等多個部會核准外國籍實習生來台工作,近年農業部、交通部等又進一步開放相關產業申請實習生,有勞團就指出,明明實習生工作內容與其他勞工相同,卻用「假實習真工作」形式來台,痛批勞動部明明就知道實習被濫用,卻閉上眼睛故意看不到。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表示,旅宿業長期低薪,難以吸引本國人就業,為了滿足業者需求,交通部透過就業服務法以外管道特權聘用廉價勞動力,勞動條件遠低於一般勞工,但明明工作內容與一般勞工無異,「難道勞動部看不到實習生被用來滿足缺工嗎?」,勞動部卻只是閉上眼睛故意看不見。
吳靜如指出,部分業者委託仲介辦理外國籍實習生事宜,但外國籍實習生大多為年輕人,仍在國外有學籍,以為赴海外實習,未料來到台灣才發現是工作, 更擔心反映了不止會拿不到錢、甚至連畢業證書都拿不到,大多只能忍氣吞聲。
「不能接受假實習真工作」,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說,台灣雇主濫用實習名義逃避社會保險及勞基法責任更是時有所聞,教育部至今仍未提出本國人的實習專法,惶論更有灰色地帶的外國籍實習生, 如果有提供勞務事實就應成立勞雇關係,而不是透過實習滿足業者廉價勞動力需求。
有仲介業者透露,目前的行情是每個實習生每月「中間人」會向旅宿業者收取3萬元,而每月給予學生津貼約1萬多元,差額就進到中間人口袋中,如果政府未妥為管理,可想而知未來糾紛一定越來越多,甚至還會衍生失聯問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