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今頒科學獎予中研院院士梁賡義及葉均蔚時宣布,未來30年內希望讓台灣於物理、化學、醫學領域,至少新增3位諾貝爾獎得主。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台灣在頂尖期刊發表的論文篇數相當稀少,H-index排名29,應先提升,否則雖有豪情壯志也不可能實現。

賴清德10日出席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親頒獎座予「生命科學組」得獎人梁賡義院士及「工程科學組」葉均蔚院士,肯定他們在生物統計與高熵合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賴清德表示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這是豪情壯志,問題是,三個字:不可能!」沈政男對此發文指出,因為台灣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頂尖期刊發表的論文篇數,就像日本製的壓縮機,相當稀少!如果有就會開記者會上新聞,好像中了樂透。這些期刊,都是諾貝爾獎得主的重要發現刊登的刊物。當然其他各分科領域的期刊也會刊登,但同樣地,台灣在頂尖的分科期刊的刊登篇數也是不多。

沈政男提到,而以所有論文的引用比例H-index(學術產量與影響力指標)來說,台灣排名29。H-index是說,如果是15,就表示此人至少有15篇論文,且每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都至少是15次。先提升發表在頂尖期刊的論文篇數再說吧!

沈政男直呼:一篇就給一千萬台幣!而如果是重大的原創性論文,給一億也可以。「現在的獎金是幾十萬。」

1萬追蹤的粉專「台派怎麼輸」直酸:萊爾校長根本是國際社會都想研究的對象,大罷免大烙賽民主奇蹟,可直接獲頒諾貝爾搞笑獎了。

網友表示「至少我們還有X話」、「諾貝爾萊爾獎得主」、「先把內政搞好再說吧」、「諾貝爾有自我毀滅獎?」、「許願是很廉價的政客行為」、「海鯤號都造不出來了」、「要是諾貝爾有用人唯私獎、獨斷獨行獎,應可連續拿好幾年」、「基層教育在幾十年教改折磨下,早都爛根了」。

#沈政男 #賴清德 #論文 #諾貝爾 #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