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10月1日停擺,至11月11日進入第42天。聯邦參議院8名民主黨議員9日倒向執政的共和黨陣營,撥款法案過關送交眾院,政府關門的最長紀錄終於看到了喊停的曙光。路透社11日蒐集十多位專家的意見分析,從這波熄燈造成的不便、亂象與後續影響觀察,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川普要擔責 政治資本不虧

無論總統川普發表多少卸責言論,停擺責任最終仍在他身上。過去幾周全美空中運輸壅塞、低收家庭餓肚子等棘手問題,讓白宮持續面對龐大壓力,川普也承認政府停擺可能令共和黨上個星期在紐約市、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等地方選舉的選情損傷。民主黨策士芬尼(Karen Finney)說:「美國人發現,川普執政10個月之後物價並未下降,他在政府停擺40天期間未展現為民爭取權益的姿態,沒有試圖解決問題,沒有參與其中,不見人影。」

不過,百姓記憶力總是短暫,一旦政府恢復運作,川普可在2026期中選舉之前聚焦物價議題,他已證明自己承受巨大壓力之下很少讓步卻能維持共和黨內團結。共和黨策士艾力桑德羅(John Elizandro)認為川普是關門風波的贏家,「他幾乎沒有消耗多少政治資本」,參院撥款法案終於解套,無須讓民主、共和兩黨衝突升級到終結冗長發言權的議事規則之爭。

參院共和黨短期大團結

參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籍議員圖恩(John Thune)領導同黨堅守立場,還爭取到8名民主黨籍議員投票,以最低門檻60票對40票讓政府重新開張的法案通過,若共和黨同樣占多數的眾院也順利過關,可保聯邦政府運作至明年1月底。共和黨唯一讓步的是同意在12月針對「歐巴馬健保」延長補貼投票,但外界普遍認為投票不會過關。

路透社與益普索最近民調顯示,選民仍大有可能把政府停擺歸咎於共和黨人。這恐怕是明年期中選舉共和黨警訊,黨內也有人把上周4場地方選舉連敗歸咎於政府停擺。

民主黨分裂 握長期籌碼

參院民主黨人的歧見直到最後一刻終於浮上檯面。上周4場選舉獲勝後,8名黨籍議員9日倒戈,黨內多人憤憤不平。倒戈者稱黨內針對政府關門的策略行不通,傷害經濟長遠。支持以此換得共和黨12月願意參與健保補貼延長投票的人士主張,若持續杯葛,急需保費補貼的民眾將陷入困境。

若共和黨人攔阻民主黨延長健保補貼的法案,民主黨人期中選舉就有現成議題可打。2018年有類似情況,共和黨威脅廢除歐巴馬健保,民主黨以此打了勝仗,奪回聯邦眾院多數席次。佛州曾任聯邦眾議員的共和黨人柯貝羅(Carlos Curbelo)認為,民主黨人把健保成功提升為全國重大議題,「對共和黨人來說很危險」,2018年民主黨打郊區戰引發「藍潮」就靠這個議題奏效。

舒默是標準輸家

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眼睜睜看著同黨議員與共和黨達成協議。他本人投票反對撥款法案,但左派批評人士指責他放任其他人倒戈,進步派團體籲他下台

公務員鬆口氣 警報未除

政府關門讓公僕無薪可領,有些人甚至得找臨時工兼差謀生。所幸,政府恢復運作後薪資能正常發放,欠薪將獲補發。參院共和黨主張、8名民主黨人支持的協議還能讓公務員暫時免受川大裁員計畫影響,「免死金牌」效期到明年1月底。風險在於明年1月底之後政府仍可能關門,兩黨均已表明聯邦公務員列為談判籌碼。

航空運輸前景變數多

政府停擺解除後,航管飛安人員薪資恢復發放,40座主要機場減班令可望撤銷,但還得等一段時間方可全面恢復,無薪出勤者需要休假,有些人這段時間離職退休,增聘學員部分退訓,人力缺口難補齊。混亂狀態若未儘速解決,下周感恩節假期全國疏運最繁忙的時節,民眾業者肯定叫苦連天。長期看來充滿不確定因子。

歐巴馬健保漲價難擋?

歐巴馬健保補貼年底屆期。民主黨人主張,政府停擺是為保護消費者抵擋保費上漲衝擊。但重啟政府運作的協議並未納入相關保障措施,至少好幾百萬人仍面臨保費上漲風險。民主黨人寄望12月透過投票保住補貼,但成功率微乎其微,期待補助的低收家庭就得承受漲價壓力,毫無緩解希望。

#政府關門 #美國 #川普 #贏家 #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