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旗山廣福社區,一群70多歲的客家阿嬤,用種花與繪本延續客家文化,她們親手種下夜合花、含笑、桂花等象徵客家精神的植物,一邊照顧花園、一邊說著勤勞堅毅的生活故事,並把花的模樣畫進繪本裡,讓孩子從土地與畫筆中認識客家文化,讓客家精神代代綻放、傳承不息。
廣福社區理事長陳楊華枝表示,夜合花被稱為「南方客家的花」,代表女性堅強又溫柔的特質,她說,這群阿嬤用雙手打造的花園,不只是觀賞的地方,更是一座會說故事的花園,未來將開放參觀,由阿嬤親自導覽,介紹花與客家生活的關聯。
「我們老了,腳慢一點沒關係,客家的根要留著。」阿嬤笑著說,對她們而言,花園裡的每一株植物都像客家人一樣,雖然不起眼,但生命力強、能在風雨中開花。
阿嬤鄧富蓮最愛含笑花,她說每次畫這花就想起以前照顧全家的阿嬤,那股勤勞又堅強的精神就像花一樣不怕苦;另一位阿嬤周梅英則喜歡桂花,她笑說:「桂花的香氣久、生命長,就像我們客家人,越老越有味道。」
除了打造花園,阿嬤們也參與「客家植物繪本」計畫,把對花草的感情化成畫作與故事,社區將集結出版,讓孩子從繪本中認識植物與客家文化,讓花園裡的故事延續到書頁之中。
繪本老師李宜諭表示,這次的「拈花惹草找故事」繪本,是想從早期手巾寮生活中找出人們吃的、用的、看的植物,延續客家人「用花敬祖」的文化,現在這樣的文化在廣福又重新綻放,花開得香,也開出了文化的根。
未來,廣福社區將結合食農教育,邀請孩子走進花園體驗種花、認識植物與客家生活,當夜合花香再度飄滿園時,阿嬤們的故事也將隨著花香一代代傳下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