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東大學教授張育銓歷經十多年研究與申請,今年10月通過衛福部食品原料安全評估,正式核准「乾燥荖葉葉片」可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未來可用於辛香料與食材開發,為荖葉產業開啟新出路。
荖葉在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具有食用與藥用價值,亦常見於祭儀活動中,然而長期與檳榔綁在一起,被視為致癌物來源之一,導致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據統計,台東荖葉種植面積曾逾1400公頃,如今僅剩約700公頃。
張育銓指出,若荖葉持續依附在檳榔產業下,整體產業恐將崩盤,因此發展其他用途勢在必行。不過,農民對此仍持保留態度,認為傳統銷售通路仍以檳榔攤為主,要轉型不容易。
張育銓強調,此次通過僅限乾燥葉片作辛香料使用,是荖葉產業的重要轉折,未來將持續進行新鮮荖葉入菜的動物實驗,並評估發展生技產品的可行性,讓荖葉產業有機會轉型升級。
台東農改場副場長盧柏松指出,未來將持續將荖葉列為重要經濟作物輔導,協助農民改善栽培方式與安全用藥,「希望能達到無農藥殘留,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