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務處的搜尋結果,共1,073筆
今年編號第26號颱風「鳳凰」已減弱為輕度颱風,今(11)日下午2點時的中心位置約在鵝鑾鼻的西方約120公里處,以每小時7公里速度,向北北東進行,7級風平均暴風半徑220公里,對台灣南部構成威脅;金門地區雖未列入警示範圍,仍受其暴風圈及外圍環流影響,災害應變中心於午間三級開設,各防災單位人車機具待命,全力備戰颱風可能帶來之各種災害。
鳳凰颱風來襲,全台嚴陣以待。基隆從10日起雨勢就不小,並陸續造成多處災情。在西定路有落石直接砸到民宅屋頂、深澳坑路也有落石情形,調和街則是有大量泥水蔓延至馬路。11日一早還有1輛曳引拖板車在行駛中山三路時因轉彎不慎,車上貨物直接傾倒,並撞破基隆港的圍牆,此外,日前舊基隆市副市長官邸的圍牆也倒塌,民眾憂心颱風來襲恐怕會造成後續災情。
歷經20年的規畫與設計,俗稱北棟大樓的「嘉義市市民中心」工程統包案,今年8月正式與得標廠商簽約,但設計外觀示意圖曝光後,社群輿論負評不斷,許多民眾反應像「生命園區」、「靈骨塔」,嘉義市議員鄭光宏建議市府與設計團隊多溝通,調整圖面,市府工務處長蘇文崎回應,設計仍未定案,目前曝光版本只是競標時的示意圖。
中央氣象署預計於10日晚間發布第26號鳳凰颱風的海上颱風警報,預測北部地區將出現強勁風勢和明顯降雨,新竹市已出現明顯風勢並傳出零星路樹倒塌災情,為加強防颱整備,市府已於今天上午9時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強化三級開設,並預計晚間發布海警後,提升為二級開設。
基隆市暖暖區興隆街7日下午發生道路邊坡土石坍塌意外,雖然工務處已於7日晚間10時左右,將路上的土石清理完成,但因為邊坡上有浮石及可能繼續坍塌的大石塊,初步估計將會持續封路到鳳凰颱風影響結束之後。
新竹市公道五路三段高架橋是往來市區要道,平日尖峰時段車流量大,民進黨新竹市議員鄭美娟指出,沿線社區居民多次陳情長期忍受噪音之苦,尤其夜間常因改裝車尖銳聲響從夢中驚醒,盼增設隔音牆。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表示,明年度預算增加30多億元,將啟動噪音評估,預計1個月內提出改善方案。
基隆市暖暖區興隆街7日下午發生邊坡土石坍塌意外,道路完全被土石阻斷。初步估計現場影響範圍約96平方公尺,現場的土石量則高達50噸左右,若單純清除現有落在路面的土石,7日晚間9時左右可以搶通,但考量現場邊坡仍不穩定,興隆街將暫時封閉。
基隆市暖暖區興隆街通往新北瑞芳四腳亭方向,7日午間突然發生道路邊坡土石崩落,大塊的土石掉落路面,造成興隆街交通中斷。所幸事發時沒有人車經過,也沒有人員傷亡,現場已經拉起封鎖線禁止人車通行。
竹南、頭份逾19萬居民辦理駕照、車籍等監理業務往返苗栗市耗時費力。為便利民眾,縣府將與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合作,將在竹南設置苗北監理服務據點,整合頭份原有簡易服務,每周四固定駐點,讓民眾就近辦理監理業務,減少舟車勞頓。
新竹市公道五路三段高架橋是往來市區要道,平日尖峰時刻車流量大,民進黨新竹市議員鄭美娟指出,沿線居民多次陳情,長期忍受噪音之苦,尤其夜間常因改裝車尖銳聲響從夢中驚醒,盼增設隔音牆;對此,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表示,明年度預算增加30多億,將啟動噪音評估,預計1個月內提出方案。
為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及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等社會趨勢,並銜接中央長期照顧十年計畫3.0、數位國家等重大政策,新竹縣政府經通盤檢討組織編制,人事處6日於新竹縣議會報告縣府組織改造,預計新增「高齡長照處」、「數位發展處」及調整8個局處業務,在不增加員額的前提下,透過業務整併及人力調度,達到事權統一、專業分工的目的。
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苗栗路段已全線通車,但苑裡鎮房裡交流道仍出現「北上不能匯出、南下不能匯入」情形,造成交通不便。立委陳超明4日指出,增設匝道的可行性研究案遭交通部退回,已邀集縣府、台中市府及苑裡民意代表共同向交通部與公路局溝通,呼籲盡速核定北出、南入匝道。
新竹市立棒球場封場改善至今已過3年,民眾關心棒球場改善進度,新竹市政府表示,3日針對「外野區域回填土」開挖與篩分,發現過去的回填土中,混雜大量不符規範的大型混凝土塊、紅磚塊與建築廢材,將全面篩分重建,保障場地安全;民進黨市議員楊玲宜則表示,有不法就開罰,市府不要只是說說,都不敢處分。
新竹市立棒球場封場改善至今已過3年,民眾關心棒球場改善進度,新竹市政府3日表示,今展開「外野區域回填土」的開挖與篩分,發現過去的回填土中混雜大量不符合規範的大型混凝土塊、紅磚塊與其他建築廢材,證明回填土有疑慮並非空穴來風,將全面篩分重建保障場地安全
彰化市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預計在2028年完工,目前施工進度約達45%,彰化縣議員陳銌銌質詢時提出,部分道路路面過高,民眾憂未來恐有家歸不得。縣府表示,大埔截水溝旁道路原為堤岸道路,路面高度與一般道路設計的高度不同,未來會做銜接坡道將道路拉順。
彰化市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預計在2028年完工,目前施工進度約達45%,彰化縣議員陳銌銌質詢時提出,部分道路路面過高,民眾未來恐有家歸不得,希望縣府能做好銜接坡道,縣府表示,大埔截水溝旁道路原為堤岸道路,路面高度與一般道路設計的高度不同,未來會做銜接坡道將道路拉順。
新竹縣竹北地區工作人口已達30萬人,包括AI智慧園區、台元科技園區及昌益園區、新竹工業區就業人口帶來的車潮,幾乎天天塞爆竹北、新豐、湖口的南北向道路,縣議員林碩彥呼籲縣府打通莊敬北路,連接鳳山溪南北向交通。縣府表示已有相關道路拓寬計畫,並評估各項可行性。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各校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目前已改善14所高中、國中、國小校園通學步道,另有10所學校已開工;其中,陽光國小周邊是通往科學園區的重要道路,長期人車混行,市府編列2069萬元經費,打造總長520公尺的通學步道,近日已完工啟用。
為應對頭份、竹南科技產業進駐帶來的人口增長與托育需求,苗栗縣政府自2023年起規畫在頭份文中三用地興建公共化幼兒園。總經費逾1億元,園區設6班非營利幼兒園,可招收152名幼兒。縣府預計11月招標、2027年3月底完工、8月開學。縣長鍾東錦表示,園區落成後將提供平價且優質教保服務。
基隆市中正區八斗國小附近街區老舊,缺乏友善人行空間,常出現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基隆市政府向內政部國土署爭取經費補助,國土署補助394.7萬元、市府自籌86.6萬元,預計自11月3日起啟動「八斗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預估將於明年4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