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搜尋結果,共15

  • 中歐高層經貿對話 恐有變數

    中歐高層經貿對話 恐有變數

     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23日在北京出席第11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時,抨擊中歐經貿談判進展遲滯,直言若無法取得實質性成果,歐盟將考慮放棄關鍵談判。這為接下來要在北京舉行的中歐高層經貿對話蒙上陰影,意味著雙邊關係因電動汽車關稅、稀土出口管制等核心爭議再度陷入緊張。

  • 高層經貿對話添變數  歐盟駐華大使抱怨:歐中經貿談判缺乏進展

    高層經貿對話添變數 歐盟駐華大使抱怨:歐中經貿談判缺乏進展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23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如果談判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歐盟願意放棄與中國的關鍵貿易談判。雙方正在討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以期設定最低價格,及中方對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投資。

  • 社評/新極權集團威脅論 歐洲難有共鳴

    社評/新極權集團威脅論 歐洲難有共鳴

     今年是二戰結束及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賴清德總統選在歐戰勝利紀念日發表演說,前總統蔡英文赴立陶宛、丹麥、英國等歐洲國家訪問並發表演講。民進黨兩位總統努力發展與歐洲的關係,應該肯定,但錯亂的歷史認知及對國際現狀的片面解讀,所有努力都將徒勞無功。

  • 旺報社評》新極權集團威脅論 歐洲難有共鳴

    旺報社評》新極權集團威脅論 歐洲難有共鳴

     今年是二戰結束及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賴清德總統選在歐戰勝利紀念日發表演說,前總統蔡英文赴立陶宛、丹麥、英國等歐洲國家訪問並發表演講。民進黨兩位總統努力發展與歐洲的關係,應該肯定,但錯亂的歷史認知及對國際現狀的片面解讀,所有努力都將徒勞無功。

  • 中時社論》紀念二戰 中華民國豈能缺席

    中時社論》紀念二戰 中華民國豈能缺席

     眾所矚目的中華民國首場官方紀念歐戰勝利80周年的活動,8日在台北舉行。但令國人遺憾、外人亦會視為咄咄怪事的是,中華民國總統在這個莊重的場合,竟然對「中華民國」隻字不提,諱莫如深。

  • 國戰會論壇》川普關稅戰遭反制 中歐合作有契機(周忠菲)

    國戰會論壇》川普關稅戰遭反制 中歐合作有契機(周忠菲)

    川普發起的關稅戰,現在進入第二階段,即90天緩衝期。今天美國糾結的現狀,世界有目共睹。如何化解這一危機,一種說法是「解鈴還須繫鈴人」。美國也開始釋放將緩解信號。但也有更尖銳的看法。如英國前外交官沙米爾.普利認為:「世界正在進入一個西方勢力減弱的時期」。

  • 社評/大西洋分裂是中國戰略契機

    社評/大西洋分裂是中國戰略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為達成俄烏停火目標,轉向支持俄羅斯、施壓烏克蘭,讓歐洲國家感到不安,加上強勢要求歐盟國家增加軍費,還威脅展開關稅戰,二戰後跨大西洋穩固的北約組織出現裂痕。當美國與歐洲鬧得不可開交之際,北京對歐洲國家展開魅力攻勢。

  • 旺報社評》大西洋分裂是中國戰略契機

    旺報社評》大西洋分裂是中國戰略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為達成俄烏停火目標,轉向支持俄羅斯、施壓烏克蘭,讓歐洲國家感到不安,加上強勢要求歐盟國家增加軍費,還威脅展開關稅戰,二戰後跨大西洋穩固的北約組織出現裂痕。當美國與歐洲鬧得不可開交之際,北京對歐洲國家展開魅力攻勢。

  • 歐盟官員:歐中有共同利益

    歐盟官員:歐中有共同利益

     在美國關稅威脅下,歐盟和中國的關係不止日漸回溫,就連遭擱置多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也可能「敗部復活」。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朗吉(Bernd Lange)近日更表示,歐洲與中國「有許多共同利益」,呼籲重新重視與中國的對話,強調「不能忽視14億人口的市場」。

  • 面對中美歐三方角力  瑞士重新審視對華關係

    面對中美歐三方角力 瑞士重新審視對華關係

    鑑於中國與美國和歐盟的關係在過去數年日趨緊張所帶來的外溢效應,在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FTA)十年期滿和更新談判之際,據美國知音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瑞士朝野都在重新審視對華關係。分析家認為,北京希望將中瑞自貿協定續約塑造成一大外交成果,但作為歐盟「影子成員國」的瑞士必然考慮美國和歐盟的訴求。

  • 我們不能天真!波瑞爾示警:「歐中貿易戰」或不可避免

    我們不能天真!波瑞爾示警:「歐中貿易戰」或不可避免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警告說,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戰可能「不可避免」。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波瑞爾20日於西班牙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說道:「我們不能天真,我們沒有興趣捲入一場貿易戰,但也許這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事情的邏輯。」

  • 美大選、歐關稅雙面夾攻!陸專家示警:恐危及中國出口

    美大選、歐關稅雙面夾攻!陸專家示警:恐危及中國出口

    原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周小明10日在觀察者網撰文稱,在今年年底前,美國和歐洲將發生的兩件大事,都有極大可能危及中國出口,給中國經濟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是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二是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最終反補貼關稅將不遲於11月底塵埃落定。

  • 社評/賴清德520的抉擇

    社評/賴清德520的抉擇

     Google在板橋設立的硬體研發中心新大樓啟用,海內外媒體報導時都提到Google「無懼地緣政治風險」,這句話讓人不勝感慨。扁政府時代,外資對台灣經營環境最大的關切,還只是三通直航能否實現?兩岸往來的人為阻礙能否打破?曾幾何時,擔憂戰爭的「地緣政治風險」,竟成為外商考慮是否投資台灣,或評估與台廠合作的供應鏈穩定性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 旺報社評》賴清德520的抉擇

    旺報社評》賴清德520的抉擇

     Google在板橋設立的硬體研發中心新大樓啟用,海內外媒體報導時都提到Google「無懼地緣政治風險」,這句話讓人不勝感慨。扁政府時代,外資對台灣經營環境最大的關切,還只是三通直航能否實現?兩岸往來的人為阻礙能否打破?曾幾何時,擔憂戰爭的「地緣政治風險」,竟成為外商考慮是否投資台灣,或評估與台廠合作的供應鏈穩定性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 中歐峰會前氣氛緊張 電動車反補貼調查是重大障礙

    中歐峰會前氣氛緊張 電動車反補貼調查是重大障礙

    將於12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會前氛圍相當緊張,主要在於歐洲即將對中國出口的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幾十年來,全球汽車行業一直由歐洲、日本和美國製造商主導,而今中國已超越傳統汽車製造大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國。由於次歐盟指責中國政府對電動車製造商實施巨額補貼政策,使得電動車貿易一躍成為中歐關係最為棘手的議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