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侯鎮邦的搜尋結果,共20

  • 「陰莖增大手術」奪命 醫揭真相:性功能不會更好

    「陰莖增大手術」奪命 醫揭真相:性功能不會更好

    北市一位50歲男子日前到「安和美」醫美診所做陰莖增大手術,術後留診恢復觀察卻不幸死亡,動刀醫師丁斌煌曾涉及多起醫療過失導致死傷的案件,甚至被判刑。泌尿科醫師侯鎮邦提醒,這類手術主要是改善外觀,並不會提升性功能或讓排尿順暢,且台灣技術熟練醫師不多、不肖業者卻很多,術前一定要探聽清楚。他建議,想要有增大的視覺效果,減重與修剪毛髮是更安全、簡單的方法。

  • 野戰太激烈 男GG骨折掛急診 醫曝這姿勢最危險

    野戰太激烈 男GG骨折掛急診 醫曝這姿勢最危險

    性愛追求刺激,小心造成嚴重傷害。泌尿專科醫師顧芳瑜分享有一位男子,半夜掛急診,主訴生殖器斷掉,詢問後才知他和女伴模仿A片中打野戰「騎馬打仗」的情節,位置沒喬好,才導致陰莖骨折(白膜破裂),而這種女上男下的姿勢,也是最危險的體位。

  • 能單腳站立是長壽關鍵 研究曝撐過30秒:多活好幾年

    能單腳站立是長壽關鍵 研究曝撐過30秒:多活好幾年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研究發現,如果年紀大的時候,還能單腳站立超過30秒,可能可以多活好幾年,這是因為這個動作,可以反映出肌肉力量與平衡感,肌肉強、平衡感好的人,比較不容易跌倒與受傷,相對也比較長壽。

  • 手術前必看病患小腿 醫:蘿蔔腿才是「好腿」 恢復快又防老年失能

    手術前必看病患小腿 醫:蘿蔔腿才是「好腿」 恢復快又防老年失能

    很多女生愛美,怕自己有蘿蔔腿,覺得不好看。不過,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表示,有蘿蔔腿才是好腿,他在開刀前,一定要特別看病人的小腿,若有蘿蔔腿,代表肌肉結實,不只手術成功率高、恢復也快,平時走路也更穩,年紀大了自理能力相對高,比較不會失能。

  • 大老闆攝護腺出狀況 1物狂吞3年 就醫嘆後悔了

    大老闆攝護腺出狀況 1物狂吞3年 就醫嘆後悔了

    尿尿出現狀況,務必及早就醫。醫師侯鎮邦指出,有60歲的大老闆前來求診,表示自己3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夜尿、尿流變細的情形,但以為吃攝護腺保健品可以安全治療,於是在未就醫的情況下購買並食用,卻都未改善,最後經手術治療才擺脫「被尿困住的人生」,後悔沒早點尋求正規醫療。

  • 男癌症一期原可治癒 堅持做2事 一年半後腫瘤侵全身亡

    男癌症一期原可治癒 堅持做2事 一年半後腫瘤侵全身亡

    癌症雖然難纏,但配合醫師建議積極治療,仍有恢復健康的可能。醫師侯鎮邦分享案例指出,一位患者得了輸尿管尿路上皮癌,一開始還不嚴重,一期時若做手術成功率會接近100%,但患者堅信靠氣功、自然療法可以痊癒,一年半後病情惡化病逝。

  • 憋尿10大恐怖後果 醫示警:中風、心肌梗塞機率增

    憋尿10大恐怖後果 醫示警:中風、心肌梗塞機率增

    現代人生活忙碌,導致許多人都憋尿成習慣。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列出憋尿10大身體傷害,除了會造成頻尿、急尿與尿失禁等排尿異常外,還可能因突發性高血壓而誘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危及性命的急症,不可不慎。

  • 男頻尿又夜尿吃藥治不好 醫勸改1習慣全改善

    男頻尿又夜尿吃藥治不好 醫勸改1習慣全改善

    一名74歲男子身體硬朗,但近年卻飽受頻尿、尿急所苦,夜間甚至需起床上廁所4~5次,雖曾就醫服藥,狀況仍未好轉。經詳細了解後,才發現原來問題出自於飲水習慣,每日飲水量竟高達4000~5000毫升,遠超過他的身體所需。經調整飲水方式後,頻尿、尿急及夜尿問題全都改善。

  • 適度憋尿更健康 醫示警一有尿就去上:膀胱負擔大

    適度憋尿更健康 醫示警一有尿就去上:膀胱負擔大

    有過泌尿道感染經驗的人,多會謹記不要憋尿。不過,泌尿科醫師侯鎮邦以滿的牙膏較好擠為例,建議不要一有尿就去尿,這樣反而可能造成頻尿,要等到膀胱7分滿時再去尿,此時膀胱壁的張力處於黃金區,逼尿肌能用最小的力氣完成排尿,膀胱不僅更健康,也不會有導致尿路感染的問題。

  • 天冷很多人怨「硬不起來」醫曝關鍵 2病也易發生

    天冷很多人怨「硬不起來」醫曝關鍵 2病也易發生

    冷氣團接連來襲,泌尿道相關病症也增多。對此,泌尿科醫師侯鎮邦透露,天氣變冷很多患者會抱怨「硬不起來」,追根究柢是自律神經失調所致,血管收縮減少血液供應,造成海綿體充血不足引發勃起困難。他並提到,天冷還會引發尿滯留與夜尿症,只要有相關異常排尿症狀,都該盡快就診評估。

  • 一有尿就跑廁所錯了 醫曝適度憋尿好處:膀胱更健康

    一有尿就跑廁所錯了 醫曝適度憋尿好處:膀胱更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憋尿不好,但一有尿就跑廁所也非正確習慣。對此,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表示,若尿量太少就去排尿,長期下來會令膀胱延展性變差,從而引發頻尿問題。他建議,等到膀胱「7分滿」再去排尿最為理想,能使逼尿肌輕鬆、膀胱更健康。

  • 一堆人尿完還狂滴 醫曝4解方:改變姿勢助排空

    一堆人尿完還狂滴 醫曝4解方:改變姿勢助排空

    許多男性都有排尿完仍持續滴尿的困擾。對此,泌尿科醫師戴槐青提供4個解方,分別是排尿放鬆身體、適當擦拭尿道、改變尿尿姿勢及保持膀胱健康。其中他提到,站著尿時可以稍微前傾身體,有助於完全排空膀胱,減少尿液滴漏的可能性。

  • 常憋尿恐害尿失禁 醫:小心腎臟反撲3疾病

    常憋尿恐害尿失禁 醫:小心腎臟反撲3疾病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因此養成憋尿的習慣,但泌尿科醫師戴定恩示警,長久下來恐迎來腎臟的反撲,造成泌尿道感染、腎結石,甚至是尿失禁,千萬不能輕忽。

  • 一有尿意就跑廁所錯了 醫揭3後果:恐致膀胱病變

    一有尿意就跑廁所錯了 醫揭3後果:恐致膀胱病變

    很多人都習慣尿意來襲就立刻跑廁所,實際上此舉可能不利膀胱健康。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指出,應感覺膀胱7、8分滿再去解尿,這樣做並非憋尿,而是發揮正常的儲尿功能。他提到,若一有尿意就去排尿,長久下來不僅嚴重干擾生活品質,還會導致排尿變弱又細,甚至引起膀胱病變,不可不慎。

  • 看辣妹荷爾蒙大爆發?泌尿醫:做3件事更有效

    看辣妹荷爾蒙大爆發?泌尿醫:做3件事更有效

    看辣妹常令男性血脈賁張,泌尿科醫師表示,男性看到穿著清涼的美女,確實可能會分泌男性荷爾蒙,但時間很短,量也不多,若想提升男性荷爾蒙,最好的方式還是透過均衡的飲食、足夠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效果更實際。

  • 尿路結石患者變多了 醫點名「1職業」最易發生

    尿路結石患者變多了 醫點名「1職業」最易發生

    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疾病,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表示,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尿路結石的就診人數也明顯增多。其中他特別點名,廚師是尿路結石的好發族群;另外,具備家族史、處於特定生活環境,以及愛喝含糖飲料等民眾,也值得特別注意。

  • 愛愛時「啪」一聲GG骨折了 醫曝這姿勢最危險

    愛愛時「啪」一聲GG骨折了 醫曝這姿勢最危險

    愛愛時突然「啪」的一聲,有可能是陰莖骨折。泌尿科醫師侯鎮邦表示,陰莖骨折是指在勃起時,不當外力導致白膜破裂,「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狀態」,雖不致於喪命,但生殖器會誇張的腫脹,有點像一根彎掉的茄子,而導致此意外最危險的姿勢,就是「觀音坐蓮」。

  • 小弟弟硬不起來還有救?醫:趕快除掉「這3害」

    小弟弟硬不起來還有救?醫:趕快除掉「這3害」

    根據調查,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勃起功能障礙,硬不起來是許多男性心中的痛,也是羞於啟齒的問題。對此,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指出,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最主要有「三害」,包括吸菸、肥胖及糖尿病,只要盡快除掉並就醫,通常都還有救。

  • 白天喝水沒事 夜尿反增多!醫揪關鍵給3解方

    白天喝水沒事 夜尿反增多!醫揪關鍵給3解方

    不少銀髮族常提到,白天喝水都不見排尿增多,反而是夜尿增加?對此,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表示,多喝水能排毒對年輕人可能正確,但對於年長族群通常不正確,若攝取過多水份,會堆積在身體裡面,等到睡覺平躺時,靜脈、淋巴循環的水分進入中央循環後,最終就會導致夜尿症。他並分享長者正確喝水3招,包括1小時不要喝超過100cc、晚餐後減少飲水量,以及大量流汗務必要補充水分,但要慢慢喝。

  • 50歲男性半數攝護腺肥大 醫:6症狀中1建議手術

    50歲男性半數攝護腺肥大 醫:6症狀中1建議手術

    攝護腺肥大一直是很多中年男性的宿命,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50歲男性半數有攝護腺肥大症狀,導致夜尿頻繁、尿失禁、尿流虛弱及血尿。是否需要手術,讓許多人難以抉擇,對此,泌尿科醫師侯鎮邦表示,一旦出現6種症狀,無論是哪一種,建議考慮手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