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傾轉旋翼機的搜尋結果,共16筆
馬來西亞國王伊布拉欣(Ibrahim Iskandar)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後短短幾天,便公開批美製UH-60M「黑鷹」(Black Hawk)直升機為「飛行棺材」。
中國大陸網路上出現了一段新直升機的試飛影片,其外型與美國塞考斯基(Sikorsky) S-97 突襲者非常相似,引發軍事分析師的密切關注。
大陸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所研發的傾轉旋翼機(tiltrotor)在最近開始試飛。根據有限的照片,這款飛行器的外型與設計概念,顯然參考了美國貝爾公司的V-280「勇猛」(Valor)傾轉旋翼機,這種設計與V-22魚鷹的「旋翼與引擎整體轉動」不同,它是引擎保持固定,而旋翼和傳動軸可以傾轉,以便在垂直和水平飛行之間轉換。
美國陸軍航空協會年度會議上,正式將貝爾直升機公司(Bell Helicopter)的新型旋翼機定名MV-75,在此之前,貝爾的內部名稱是V-280勇猛式(Valor),未來會有新的外號。
美國退將奧斯托維奇(Maj. Gen. Rudolph “Rudy” Ostovich)週五(7日)投書軍聞網站,回首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陸軍在印太地區參與了24場戰役,遠超其他戰區總和,凸顯了陸軍的重要性。展望未來印太戰略,美國陸軍寄望能夠垂直起降的「未來長程突擊機」(FLRAA)傾轉旋翼機,來確保印太地區強大的投射能量。
上個月才首次公開亮相的中國自製傾轉旋翼大型無人機鑭影R6000,近日在珠海航展上一如預期地引起不少的關注與議論。儘管該機型目前定位為民用,但概念圖上的解放軍標誌引發猜測,未來很可能改裝為軍用,可在武統台灣時用於運輸、偵察,甚至發展為武裝無人機。
中國展示了聯合飛機公司打造的新型傾轉旋翼無人機「鑭影」 R6000,儘管它最初定位為民用,但似乎是中方首次涉足大型傾轉旋翼領域,並顯然具有重軍事應用潛能,預料將它在本屆珠海航展中露面。
直升機極為靈活的旋停性能,一直是軍方最倚重的載具,也是重要的攻擊武器,比如著名的AH-64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火力強大,有飛行坦克之稱;UH-60黑鷹通用直升機,則是運輸與突擊作戰的好幫手。不過囿於飛行特性,直升機的速度始終在300公里/小時左右,這對軍事部署來說是一種遺憾。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突破直升機飛行速度的設計就陸續問世,最早實用化的就是V-22魚鷹飛機。
美國陸軍週五(2日)宣布。未來長程突擊飛行器計劃(FLRAA)貝爾傾斜翼機V-280正式從技術開發進入關鍵的工程和製造開發階段,預計在其壽命期間的總價值約為700億(約2.28兆)美元,包含外國軍售,並將取代大約2000架黑鷹通用直升機,但不會全面替換,黑鷹依然會是運輸骨幹,預計到2030年左右,將接替黑鷹的角色。
美國陸軍中止「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 (FARA)的計劃後,塞考斯基(Sikorsky)突然失去研發目標,但是他們研究多年的雙旋槳高速直升機就此廢案也實在可惜,現在打算去競標北約聯盟提出的「下一代旋翼機潛力」 (NGRC) 計劃,這是該項技術第三次參加重大直升機競賽,可能也是最後機會。
美國陸軍表示,為了「航空投資再平衡」,將取消已研發4年的「未來戰搜機」(FARA)計劃,這將嚴重影響塞考斯基(Sikorsky)與貝爾(Bell Helicopter)兩大直升機廠商的未來生計,其中塞考斯基的影響更大一些,因此塞考斯基總部所在地康乃迪克州的一個國會議員代表團,已經發表聲明譴責這項決定。
貝爾的V-22「魚鷹」(Osprey)傾轉旋翼機服役20年了,但是對它安全性的質疑沒有停過,而且愈來愈嚴重。美國海軍在上星期發表的2023財年年度報告中,批評魚鷹飛機「沒有改善2017年就已發現的問題,顯然不適合運作」。
去年,美國陸軍指定貝爾德事隆集團(Bell Textron)的V-280傾轉旋翼機,做為下一代的通用運輸直升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黑鷹直升機接班人」。然而最近的MV-22「魚鷹」(Osprey)傾轉旋翼機的墜毀,可能造成美國國會對此構型的安全疑慮,最嚴重情況會解除研發合約。
在網路上傳出大陸的滬東中華造船廠擴建船塢的最新衛星圖像之際,陸媒透露,滬東中華造船廠除了正在建造第4艘075兩棲攻擊艦之外,也同時開建的首艘076兩棲攻擊艦。一般認為,076與075排水量皆4萬噸,而開建的076將是首艘配備電磁彈射裝置的兩棲攻擊艦。
隨著解放軍向西方戰機發射軍事級雷射或照明彈的事件增加,美國空軍壽命週期管理中心(AFLCMC)說,他們正在採購超過4.2萬副特製眼鏡和護目鏡,打算在未來3年間,分發給散布各地的軍機飛行員,以免受雷射和強光傷害。
英國海軍周五(17日)宣布,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打造的「莫哈維」(Mojave)無人驗證機在美東外海的「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R09)航母成功起降,達成了重大的里程碑。英國海軍說,這重大的里程碑目前除了他們外,唯有美軍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