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健康老」是當今養生的重要原則之一。《紐約郵報》6日報導,美國保健長壽診所Valor Wellness長壽醫師凱迪(Shayne Keddy)最近在社群平台TikTok發布短片示警,多數人在自家與「沉默殺手」為伍多年不自知,從人體荷爾蒙濃度、睡眠品質與長期保健層面觀察住家環境而言,至少4種居家物品務必立即遠離,以免斷送健康。
環境部長彭啟明20日表示,經過收集全球約100多個設有光電的國家中,目前沒有國家設有水面型光電之環評,不過台灣仍應制定相關機制,以保護環境,至於多大面積的需進環評,待各界討論與研議,相關規定最快年底出爐。
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清洗爭議引發關注,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表示,經檢測,水庫水質無異狀,符合管制標準,但為進一步保護環境,期盼未來1至2個月能提出水面型光電環評規範。
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每年由各大工程學術機構推薦遴選,為國內工程領域重要榮譽。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新興汙染物研究中心主任林淵淙以綠色能源與節能技術、廢棄物減量與再利用、空氣汙染防治的專長與經驗,並長期於工程教育、研究創新及實務應用的卓越貢獻今年榮獲肯定,並獲總統表揚。
美國總統川普10日簽署行政命令,指示終止前總統拜登要求聯邦政府採購、使用紙吸管的政策,也指示聯邦政府單位不再提供紙吸管,宣布回歸使用塑膠吸管。他對紙吸管抱怨連連,細數紙吸管「沒用」、「撐不了太久」等5種缺點,還宣稱塑膠吸管不會影響鯊魚。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有阻隔油水的特性,廣泛用於民生用品,但PFAS會干擾人體內分泌,更可能致癌。衛福部食藥署自明年元旦起加嚴管制,化粧品禁用包括PFAS在內的9種成分,違者可處2萬到500萬元罰鍰。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防水、防油的化學物質,廣泛用於工業及民生用品,包括化粧品、食品包材等,但人體暴露會干擾內分泌,可能造成癌症等危害。衛福部食藥署加嚴管制,明年1月1日起化粧品禁用包括PFAS在內的9種成分禁止製造、輸入、供應、販售、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試用,違者可處2萬到500萬元罰鍰。
環境部今年8月預告相關草案,首度將具致癌風險的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納入飲用水標準,並在日前正式公告草案,明年起優先加強抽驗大型淨水場,2027年7月1日起飲用水質PFAS不符標準,將面臨最高60萬罰鍰。學者表示,歐盟已在去年針對雞、魚、肉等食品建立PFAS容許殘留量,建議衛福部與農業部調查市售食品PFAS濃度,制定食品PFAS標準。
環境部今年8月預告「放流水標準」草案,欲增訂、加嚴放流水的氨氮、磷、銅及自由有效餘氯含量標準,今天舉辦研商會,環團指出,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容易在環境累積、汙染水源,要求PFAS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放流水中含有的PFAS。環境部回應,目前國際上沒有此項管制措施,未來會視國際情形,滾動檢討國內PFAS管理策略。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防油、防水特性,常被應用在食品包裝,卻可能影響人體健康,聯合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目前已列管519種PFAS化學物質,我國則已列管151種,環境部21日預告相關修正草案,擬再列管357種PFAS化學物質,跟進國際管制。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有致癌風險,環境部去年委外調查計畫發現,多個淨水場PFAS較美國標準高出不少,環境部因而預告修正「飲用水水質標準」,規劃於2027年7月1日起施行,11日舉行研商會,會中環團、消基會及台水公司均一致呼籲,不應僅從末端減少PFAS危害,更應落實源頭管制。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致癌風險,環境部2023年委外調查計畫發現,國內37座淨水場檢測值超過美國管制標準,審計部也要求環境部應增訂相關標準。環境部近日預告「飲用水水質標準」增加PFAS規範,但標準卻是美國10倍,若2027年7月1日後仍未符合標準,將開罰最高60萬元罰鍰。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致癌風險,環境部去年委外調查計畫發現,國內37座淨水場檢測值超過美國管制標準。對於國內飲用水被驗出PFAS,審計部也要求環境部應增訂相關標準。環境部表示,5月已訂立飲用水的PFAS建議指引值,最快8月下旬預告相關草案。學者也提醒,應同步調查國內市售各類食品PFAS背景濃度,比照歐盟制定管制值。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防油、防水、耐高溫且抗腐蝕,經常被應用於食品包裝,PFAS卻可能引起腎臟癌、睪丸癌及乳癌等疾病,立委指出,「聯合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簡稱斯德哥爾摩公約)」已列管519種PFAS化學物質,台灣卻只列管151種,連公約的車尾燈都看不到,要求改進,環境部允諾,未來跟進列管剩餘368種PFAS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