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啟示的搜尋結果,共768筆
「社會主義正在進攻紐約!」一則看似聳動的標題,近日在美國輿論場上炸開了鍋。引爆點是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所倡議的「公營超市」(Public Supermarkets)法案。此舉在「自由市場」的美國心臟地帶,無異於投下了一枚政治震撼彈,立即被貼上了激進、乃至共產主義的標籤。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各行各業如何積極應對?台灣演員李志希從戲劇內容創作角度出發,認為「AI不是對手,而是同事」,要學會在數位浪潮中划好自己的船;台灣藝術策展人畢依帆從文創教育角度觀察,AI時代的創作並非人類被取代,而是「重新定義人的角色」。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8日下午舉行,由中山大學與旺旺集團主辦,香港城市大學、澳門新媒體聯盟協辦。論壇中第二場圓桌論壇以「文化智媒 實踐躍遷」為主題,由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鍾智錦主持。與談嘉賓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陳志玲、台灣演員李志希與台灣藝術策展人畢依帆分別從文化傳播、內容創作及藝術教育角度,分享數位時代的文化實踐與啟示。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如果戰爭是每一個人都不喜歡的事,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並非僅是一場雙邊領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鏡子。這場會晤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中美是否和解,而在於世界秩序正在進入「後霸權時代」,美國不再能單邊主導,中國也無法取而代之。
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並非僅是一場雙邊領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鏡子。這場會晤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中美是否和解,而在於世界秩序正在進入「後霸權時代」,美國不再能單邊主導,中國也無法取而代之。全球政治、經濟、科技與安全的權力分布,正在出現深層的結構性改變。
AI的進化,一直被視為人類認知能力的延伸。大型語言模型(LLM)能生成自然語言、回答問題,以及進行創作,其成功仰賴龐大的數據和算力。然而,一項最新研究提出讓人驚覺的現象,當模型吸收低品質、情緒化的社群媒體內容後,它們不僅可能出現推理與理解能力下降,甚至會出現永久性的「認知退化」。
最近Netflix最驚悚的影片,不是僵屍片,而是描述美國遭遇飛彈攻擊的《炸藥屋》。僵屍片看完,恐怖就結束了;而《炸藥屋》看完,恐怖才剛開始。
最近Netflix最驚悚的影片,不是僵屍片,而是描述美國遭遇飛彈攻擊的《炸藥屋》。僵屍片看完,恐怖就結束了;而《炸藥屋》看完,恐怖才剛開始。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3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上午舉行的分論壇「台灣的抗日運動」中,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的上任與兩岸關係前景發表看法。他指出,鄭麗文公開強調「我是中國人」,這不是孤立的個人表態,而是反應出「台灣社會整體民意的變化」,代表著兩岸關係可能出現的新契機,而統一是「不需要選擇的未來」。
美國川普總統前國安顧問波頓2日在《澳洲金融評論》(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撰文指出,川普在第二任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會面,未對台灣的未來帶來任何新啟示。儘管先前有報導指出,習近平可能用貿易條件要求美方在台灣地位問題讓步,但未有此類讓步出現。然而,波頓認為川普和習近平對台灣問題的沈默不是金。
帶著一本未完成的詩集降落,山國。人間天堂。天堂是叫人無語的地方嗎?即或走在滿是遊客的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上,也能感到世界如此平和,生命如此安詳,人與人之間的氣息如此溫柔。電車哐哐軋過輕軌,過彎前行,歡迎來到蘇黎世!當一切都美好靜怡時,人會失去說話的渴望。無語,無慾,無波瀾。這裡什麼都有,可心裡就什麼話都沒有。明明是那麼艱難的一年,人事多擾,落入無邊蕭蕭之地,卻在航空公司推出六十九元票價時,臨時起意來到這裡。十一月,深秋山湖。水月,境外之境,似有若無。第一次感覺「無」那麼具象,觸目所及,伸手可摸。無,才是瑞士的精品。
民眾黨政策會2日上午舉辦「聯合政府」第二場研討會,以日本案例出發,探索台灣未來推動聯合政府的可能路徑。曾當過日本眾議員的皇學館大學現代日本社會部副教授村上政俊,分析日本潛在的聯合政府形式,以及3個在野黨曾嘗試合作,最終因能源政策意見分歧而破局,現在外界也在討論自民黨與維新會是否真為「連立政權(聯合政府)」,尤其在大阪,雙方彼此維持競爭關係,難以進行選舉協調。
民眾黨政策會2日上午舉辦「聯合政府」第二場研討會,以日本案例出發,探索台灣未來推動聯合政府的可能路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談及「信任」的重要性時,透露民眾黨與國民黨在國會合作,彼此間若有摩擦、意見不合或說了沒做到的事,民眾黨會反映在具體行動上,而國民黨便會收到民眾黨對此事的看法,以及接下來面臨的後果、懲罰機制。
民眾黨屢拋出「聯合政府」議題,並由民眾黨政策會於2日上午舉辦第二場研討會,以日本案例出發,探索台灣未來推動聯合政府的可能路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聯合政府恐怕是台灣未來十年必須採取的模式,否則就會像現在民進黨政府一樣,明明是少數政府,卻演得好像在當皇帝。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將於明日走馬上任,沒想到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竟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並非獨裁者」,為其辯護稱「這樣子的帽子扣上去太不合理,也太不公平」;民眾黨主席、立委黃國昌今日表示,每個政治人物做出的評價,是對自己評價負責任的問題,不會影響藍白合作。
中美元首「習川會」後,雙方不僅達成關稅戰休兵一年、暫停稀土與科技出口管控一年等多項經貿共識,中國官媒新華社會後公布新聞稿中,更明確指出「兩國元首同意保持經常性交往」,預告美國總統川普計畫明年訪問中國,同時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回訪。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暫不復見上半年的劍拔弩張。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這場峰會表面上談的是關稅、貿易與地緣安全,實際上卻是美中兩強重新測試彼此底線的關鍵時刻。而在這場角力中,台灣既是觀察者,也是被牽動最深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