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溪普濟堂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大禧」活動適逢關聖帝君1866年聖誕,大溪普濟堂及各社頭,協會也一同合作舉辦遶境祈福活動。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8日一早赴普濟堂祝壽,中午又趕回大溪,與在地社頭一同扛神將遶境,再度以實際行動參與,見證這場充滿地方情感與歷史意義的年度盛典。
桃園市自2025年起推動《桃園市宮廟遶境活動噪音防制輔導要點》,建立「事前申報」、「自主檢核」及「現場協調」3大管理機制,協助主辦單位自主規畫與落實降噪。截至7月15日已成功輔導41件廟會活動落實控音管理,其中7成主辦單位主動配合政策,另3成已輔導配合,顯著降低居民陳情與干擾情形。環保局也鼓勵宮廟導入智慧化管理方式,如定點播放、定時控制、志工協助等方式,讓傳統活動更貼近社區節奏與生活需求。
為落實宮廟活動噪音管理,桃園市環保局、警察局、消防局及民政局積極推動「安靜祭典」政策,透過制度化輔導機制,協助各地廟會兼顧信仰傳承與社區生活品質。今年「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活動」將於7月16日至18日舉行,其中重點項目「共義團暗訪」預計於7月16日晚上6時至10時舉行,路線將行經大溪多條主要道路,主辦單位為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主動配合政策精神,向環保局申報活動噪音資訊,並完成自主檢核作業。在活動設計上也落實多項降噪措施,包括低音量播放、分區控音與夜間降載控制等,充分展現宗教活動與現代城市共融的實踐典範。
桃園大溪的第二個過年「大溪大禧」活動,於6月28日至7月18日期間連20天辦理,今年主打「香火延續、祝福接力」主題,透過祝福踩街、劇場展演、體驗活動、慶典氛圍裝置,讓民眾走入大溪體驗慶典生活,復振慶典特色內涵與魅力。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活動表示,今年創新傳承,動員周邊國小自製龍、樂隊,以延續傳統文化。
桃園市政府於2023年至今投入總經費逾6億2040萬元,推動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規劃設計、工程與監造。另至今年5月止,已完成13案24件一般古物指定,並公告登錄3案民俗無形文化資產,進行5案原民口述傳統列冊追蹤。積極活化古蹟歷史建築,引入民間營運與文化展演,讓文化藝術融入市民生活。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日前往大園內海貴文宮,參與一年一度的媽祖及九府千歲遶境祈福儀式。這項已有超過130年歷史的農曆正月十四傳統活動,是大園內海地區的信仰核心之一,祈求地方平安與新年順遂。去年首度參與遶境時,蘇俊賓親身體驗「過火」儀式,並與貴文宮主委市議員徐其萬及內海里里長許程睿相約,承諾今年再一同挑戰。
桃園大溪、龍潭、石門水庫以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光著稱,桃園市府串聯打造「大龍門觀光廊帶」,市長張善政22日出席發布會時表示,大龍門觀光廊帶擁有許多知名景點及百年廟宇,「小龍年遊大龍門」品牌視覺以大溪老街的拱形建築為核心,融合傳統廟宇元素由蜿蜒龍形纏繞而成的門柱意象,邀請民眾春節來桃園觀光。
桃園大溪、龍潭、石門水庫以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光著稱,桃園市政府串聯前開地區打造「大龍門觀光廊帶」 ,桃園市長張善政22日出席發佈會時表示,「大龍門觀光廊帶」擁有許多知名景點及百年廟宇,「小龍年遊大龍門」品牌視覺以大溪老街的拱形建築為核心,融合傳統廟宇元素由蜿蜒龍形纏繞而成的門柱意象 ,邀請民眾春節來桃園觀光。
桃園市文化局去年底召開民俗暨傳統知識與實踐審議會,延續2022年完成桃園市民俗普查計畫,持續進行已登錄民俗的定期訪視,及具文化資產價值民俗的現場訪查,經與會文化資產審議委員一致通過,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登錄為「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民俗保存者。
桃園市文化局上月底召開民俗暨傳統知識與實踐審議會,延續2022年完成《桃園市民俗普查計畫》,持續進行已登錄民俗的定期訪視及具文化資產價值民俗的現場訪查,經與會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一致通過,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為「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登錄民俗新增保存者。
桃園「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年年舉辦,起源是石門水庫尚未興建時,阿姆坪復興宮的遶境傳統。水庫興建後,原路線已在淹沒區,在信眾堅持下,透過船筏、遊艇,將原本路線重現在湖面上,日前成為第3個桃園市登錄民俗。
桃園市大溪普濟堂恭祝關聖帝君聖誕的繞境慶典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舉行盛大遶境及祝壽慶典活動,吸引眾多信眾參與。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天一早前往普濟堂參香,點燃起馬炮後一同扶轎遶境,下午也在大溪老街區親自扛起神將,與當地社頭一同遊行,展現對傳統文化的支持與參與。
桃園市18日降大雨,雨雖然準確降在集水區內,但卻難解石門水庫之渴,蓄水率仍只有24.6%,低於百年大旱同時期蓄水。桃園市政府掌握供水調度,期盼挺過枯水期,民政局整理多間掌管雨水的神明,包括三官大帝、太陽星君等,讓民眾入廟參拜時順道祈求風調雨順、天降甘霖,度過這波乾旱危機。
農曆春節連假大年初二迎來近日難得好天氣,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從一早開始,前往桃園區、八德區、大溪區、龍潭區、中壢區及平鎮區共10間宮廟參香祈福,並發放「龍平安」福袋、致贈廟方祈福金,祝福龍年香火鼎盛,許多民眾熱情參與,氣氛相當熱鬧。
桃園市長張善政7日趁最後一個上班日,率府一層長官在向市府工作人員及洽公民眾辭歲發放「桃喜祥龍」福袋,市府也釋出張的年節「鐵人」走廟行程,初一到初三要走訪30間廟宇,2位副市長也會分頭進行,3首長加起來達近百間,要把龍年福氣分享給市民。
「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鈸鐃穿雲霄、盤柱青龍探頭望、石獅笑張嘴、紅燭火檀香燒、菩薩滿身香、祈祝年冬收成好、遊子都平安。」《廟會》歌詞,生動活潑寫出台灣人敬天愛神,逢年過節,寺廟擠滿善男信女,虔誠膜拜,祈求神明保佑,宮廟湧入大量香客,「紅燭火檀香燒、菩薩滿身香」在今日重視低碳環保,怎麼拜才能兼顧虔誠和環保?桃園市政府民政局給出三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