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夫妻合葬墓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大陸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近日發布了唐高祖李淵侄子、隴西郡王李博乂(ㄞˋ)夫妻合葬墓的考古成果,李博乂生前因生活奢糜遭到叔叔李淵鄙視,然而過世後卻以高於殊寵官員的待遇下葬,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種對於李博乂知錯能改的褒揚。
大陸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8月8日在廣州動物園發表重大聲明,指出在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共清理148座墓葬,及196件出土文物,而墓葬年代自西漢南越國時期,歷經東漢、晉南朝、唐、明、清,乃至近代,橫跨2100多年之久。
古人「事死如事生」,相當注重自己的身後大事,因此對於墓葬的完整性也十分看重,為了防止死後墓葬被盜掘,古人無所不用其極,不但設計重重機關,有些還會對盜墓賊施以詛咒,而西漢楚襄王的防盜墓招數非常特別,竟在大石塊刻下「賣慘小作文」,試圖動之以情,不過效果不佳,墓葬仍被洗劫一空。
大陸上海博物館曾展出2個圓形小盒子,邊緣呈現鋸齒狀,乍看像是「啤酒瓶蓋」,不少遊客參觀博物館時,忍不住驚呼「古代也有啤酒瓶」,還有人懷疑是盜墓賊扔的,博物館人員解釋,這件文物出土於明代墓葬,是婦女隨身攜帶的梳妝用具。
大陸考古團隊在陝西西安發現一座西漢宜春侯的夫妻合葬墓,然而貴為列侯,從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卻寥寥無幾,大部分物品都十分簡陋、粗糙,讓考古人員感到困惑,翻閱歷史文獻才得知,原來宜春侯家族封地數量少,每年的封邑收入約只有12萬錢,手頭非常不寬裕。
古人也會「比YA」?唐代夫妻合葬墓「郭行墓」於2019年被發現,墓室內繪有許多壁畫,畫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近日在大陸山西新開幕的考古博物館內首次展出,然而有遊客發現,畫中人物的身體姿勢雖然都不一樣,手卻不約而同的「比YA」,引發眾人好奇。
大陸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出土西漢末年夫妻墓,神奇的是,古墓內竟填滿沙子,不同於以往發現的墓葬方式,考古學家表示,墓室內的沙子是用於防盜,盜墓賊貿然行動就會被流沙掩埋,不過這座夫妻墓仍被盜光,就連墓主人的遺骨都沒找到。
大陸南京鼓樓區伍佰村2019年進行考古探勘,發現底下竟有5座墓室,判定為家族墓,起初以為是東晉「晉穆帝」的陵墓,挖掘陸續發現軍樂隊陶俑,屬於三國時期陪葬品,之後還找到陰間地契「買地券」,得知墓主人是三國東吳名將「丁奉」及其夫人。
在一般人眼裡,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不過古人卻認為是生命的重生,為了確保死後仍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許多皇家貴族在生前就開始修建古墓,下葬時除了有價值連城的金銀財寶做為陪葬品,甚至不惜以活人殉葬。2002年大陸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發現一座1男7女的夫妻合葬墓,更出土了名為「銅祖」的超羞古物,讓專家看了臉紅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