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增6例的搜尋結果,共30筆
疾管署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瘧疾境外移入,其中2例本國籍曾至印尼、1例外籍人士曾至東非地區多國旅遊,另1名外籍個案曾長居印度,今年累積已20例瘧疾,為19年來同期最高。同時國內登革熱疫情,也一口氣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今年累計167例境外已創6年同期次高。
颱風雖然已經過了,但傳染病還在流行!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9例本土病例類鼻疽個案,其中1例死亡,其中4人有污水污泥接觸史,個案數創歷年同期第三高。另外新增6例本土鉤端螺旋體病例,4人有污水污泥接觸史。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今年本土首起登革熱群聚個案,高雄市鼓山區一家3口加上鄰居共4人,同時均感染登革病毒第二型,為社區群聚事件。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是有史以來最晚發生登革熱的一年,但她強調,「晚發生不代表比較不嚴重」,尤其現在正是登革熱流行季,全國各地高溫、降雨都還在持續呼籲民眾落實環境整頓與清除。減少登革熱疫情發生。
高雄市在7月初丹娜絲颱風侵襲後,近日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其中2人因併發肺炎與慢性病不幸死亡,高雄市衛生局今(22)日提醒民眾災後清理環境時須加強防護,防範類鼻疽、登革熱等傳染病上升風險。
近日新冠疫情升溫,快篩試劑一劑難求。基層醫師發現,不只新冠,所有呼吸道病毒仍然活躍。台中市上周(第21周,5月18日至24日)新增7例流感重症、6例死亡個案,以及12例新冠重症住院個案,另有11起校園及3起護理之家群聚事件。醫師呼籲,有呼吸道症狀者應遵守咳嗽禮儀,出入公共場合務必戴口罩,「一堆人咳嗽卻不戴口罩,猶如行走的瘟神。」
新冠疫情連續5周呈現上升,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9978人次,較前一周6012人次激增66%,併發重症新增34例,包括一例11個月大男嬰哮吼重症,死亡新增6例。
原預估本周就要脫離流行的流感,卻還在流行!疾管署18日表示,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仍突破10萬人次,雖連續呈下降趨勢,但急診個案高居不下,還處流行期,尤其氣溫再度驟降,恐延長到三月底才會脫離流行,將評估是否持續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
新冠疫情風險持續,上周新增6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1例死亡病例,疾管署表示,考量6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為55歲以上)、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為感染後易發生重症或死亡之高風險族群,參考美國CDC接種建議,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再增加接種1劑JN.1 COVID-19疫苗。
流感來勢洶洶,上周國內門急診就診14萬1777人次,較前一周14萬1220人次持平,近期疫情呈上升趨勢。上周新增64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介於0歲至80多歲,其中55例(86%)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另新增6例死亡,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5例(83%)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冷氣團來襲,溫度下降,流感剛入流行期就大發威,疾管署7日公布國內上周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衝破12萬人,新增4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寫下單周新高,另新增6例死亡。本流感季至今重症累計412例,死亡病例累積91例,其中死亡數為近十年同期最高。流感疫情升高,擴大公費流感疫苗民眾接種踴躍,人數為去年同期3.3倍。
冷氣團來襲,溫度下降,疾管署公布,上周全國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衝破12萬人,比前一周再升溫14.9%,並新增43例重症個案、6例死亡病例,疾管署表示,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且呈持續上升趨勢。
流感將進入流行!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3例重症,6例死亡個案,其中一名40多歲女性有高血壓、甲狀腺病史,發病前有腰痛、血尿,醫師診斷為泌尿道結石,後發生甲狀腺風暴、心衰竭,急診當天確診後即死亡。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年底尾牙聚會活動多,本周就會進入流行期,就診恐上看十萬人次,春節前後進入高峰,呼籲儘早接種流感疫苗獲得保護力。
新北市登革熱疫情仍未止歇,新北市衛生局9月30日公布新增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新店區4例、中和區2例,除1例住院治療,病況穩定,其餘已康復,自9月23日出現首例迄昨日共累計55例。經調查感染仍與原防疫管制區有關,研判感染區域未擴大。
新北市衛生局公布,新北市今(30)日新增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2男4女,年齡介於48至71歲,新店區4例、中和區2例,發病日介於9月23日至9月28日,除1例住院治療,病況穩定,其餘皆已康復。經調查感染仍與原防疫管制區有關,研判感染區域未擴大。
登革熱疫情升溫,新北市衛生局29日公布新增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2男4女,新店區及中和區各3例,除1例住院治療外其餘病況穩定,截至28日累計共49例,中央不排除成立前進指揮所。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監測發現埃及斑蚊於雲林縣北港鎮繁衍,雲林縣長張麗善已指示縣府團隊協助各機關落實環境清消。
新北市衛生局今(29)日公布,新增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2男4女,年齡介於59至86歲,新店區及中和區各3例,發病日介於9月23日至9月27日,除1例住院治療,病況穩定,其餘皆已康復。截至9月28日累計49例。
M痘新興變異株Ib型疫情在非洲竄起,泰國22日也出現亞洲首例個案。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示警,除泰國外,亞洲交通樞紐如香港、新加坡首當其衝,若非洲疫情持續擴大,終究會往外擴散,遲早可能進入台灣,但國內檢測、疫苗、藥物儲備充分,不須過度擔憂。
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病例數持續增加,累計53例。疾管署表示,類鼻疽疫情已連續2周下降,不過上周仍新增6例個案,都發生在高雄市。國內類鼻疽個案今年累計60例,為2006年海棠颱風以來同期新高。
登革熱、屈公病境外移入疫情皆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今天表示,上周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其中2例為30到40多歲女性,在印度時已有症狀,入境後當日就醫通報確診,屬於自助行群聚。疾管署提醒民眾赴南亞和東南亞注意防蚊,返國後如有發燒、頭痛、骨頭關節痛、全身紅疹等症狀,務必盡早就醫。
M痘疫情升溫,世界衛生組織14日將其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台北市7至8月中共新增6例M痘(舊稱猴痘)確定病例,年齡介於19至40歲都為本國籍男性且皆曾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等風險行為。台北市衛生局呼籲,高風險族群快至醫院完成2劑M痘疫苗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