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外志工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大S驟逝,在社群上掀起一陣感傷漣漪。
秉持「培育學生關懷社會、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南華大學狗狗GoGo志工隊在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呂明哲指導下,完成「國泰民安—用心服務點亮泰北」海外志工服務計畫,展現南華大學「公益與公義」的教育精神。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宣布新計畫,將日本四座城市分別指定為非洲夥伴國的象徵性「故鄉」:莫三比克、奈及利亞、迦納與坦尚尼亞。依據JICA與外務省的說法,計畫透過交流活動與海外志工,旨在協助非洲應對挑戰,同時振興面臨人口與經濟衰退的日本地方社區,然而這項計畫卻引起外界的誤會。
育達科技大學暑期推動「越愛越南」國際志工服務計畫,由跨系師生組團赴越南隆安省偏鄉小學,展開10天教育服務,透過創意教學與文化交流,實踐國際關懷與教育陪伴。
亞洲大學國際競爭力強,同學獲補助出國研習管道多!亞大114學年有58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補助出國研習、實習;學校提供「會考成績優異獎勵出國海外自主學習」深耕計畫,每年遴選成績優異同學出國參訪;各學院積極推動國際交流,有寒暑期研習、國際會議等多元管道,加上亞大開設免費證照輔導班、輝達NVIDIA和亞馬遜AWS國際證照,亞大同學取得NVIDIA國際AI證照突破100張,為全國大專院校第一,畢業即高薪就業,還有年薪百萬起跳。
外交學院不只培育專業人外,更肩負國際交流、政策分析、全民外交等重大任務,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陳文儀表示,外交部長林佳龍上任後,積極推動學院智庫化,包含結合國內外智庫共同辦理友好國家三邊對話,討論當代國際衝突、能源安全、數位轉型等議題,促成多場國內外智庫專家學者交流。
聯合國自西元1985年起宣布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志工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為響應國際志工日,教育部推動青年志工及相關教育志願服務業務措施,鼓勵全民投入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體育業務及青年發展業務領域之志願服務工作,以無私奉獻精神,齊心協力推展教育業務,以行動守護教育環境。
為促進年輕朋友多元發展、開拓視野,台北市青年局長殷瑋宣布推出補助方案,包括學生社團、公協會舉辦與青年相關活動,最高可獲2萬元補助,青年至海外實習每人也能申請最高15萬元補貼,青年實習每人每月最多有5000元津貼。議員期盼青年局可媒合青年到國外知名企業實習,也可多邀國際青年來台交流,把補助社團及活動範圍擴大到學生自治組織,促進學生在校園的公共參與。
近年來臺北市立中山國中積極推動國際教育與雙語教育,於110學年度升格為雙語教育學校,學生沉浸在雙語情境的氛圍下,自然而然學習各種語言,並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之中。今年暑假中山國中與教育部、僑委會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合辦「2024海外青年志工英語服務營」,邀請來自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共8位海外青年志工蒞校辦理10天的營隊,共計招收52位學生報名參加。
台北市青年局自6月1日成立以來已近100日,局長殷瑋公布未來業務亮點,包含提供學生社團、公協會只要舉辦青年相關活動,補助最高2萬元,年輕人至海外實習2至3個月,補助每人10至15萬元,並推全國首創青年實習津貼,媒合國內企業實習,每人每月5000元最多3個月,以陪伴青年多元發展,培養國際觀並彌平學用落差等。
為促進我國青年與世界各國青年之交流,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自102年起,每年舉辦全球青年趨勢論壇,藉此創造青年跨國合作機會並與全球熱門議題接軌。「2024年全球青年趨勢論壇」以「青年國際參與—串聯國際,解鎖跨域行動力」為主軸議題,邀請年滿18-35歲之臺灣青年及在臺具學籍之國際青年,且具備良好英語溝通能力者,共同參與探討青年在國際舞台的更多可能性。活動開放報名至9月13日下午5:00截止,報名請上「iYouth青年國際圓夢平臺」(https://iyouth.youthhub.tw/index.php)。
由靜宜大學生態、台文及社工等系所教職員生所組成的海外志工服務團隊,利用暑假期間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執行「馬來西亞生態設計希望再生計畫」;並與在地社區組織Hara Makers(匠子)、Anjez Art Project(AAP)合作規劃植物與自我認識、自然文創手作及綠照顧體驗等教育課程。同時進行淨河環境,改造河中塑膠廢棄物回收及文創商品製作等;期能為馬來西亞弱勢群體帶來改變,並邁向更美好未來!
為提升各國對青年議題的認識與關注,並鼓勵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積極參與社會永續發展,聯合國於2000年起將每年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日(International Youth Day),以突顯青年與國際社會發展的重要相關。
僑委會、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救國團承辦的「海外青年英語服務營」,遭學員投訴威權管理、限制外出。對此,救國團回應,該營隊相關生活公約及營隊規則,歷年皆依主辦機關核定並預先告知學員同意。
南華大學為鼓勵學生海外學習,開拓國際視野,每年皆提供優渥的海外學習獎勵金。112學年度共計230位學生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海外學習,相較去年增加近一倍,顯現學生對海外學習的期待與渴望。113年暑假有18個海外學習團,其中7月7日出發的「美國西來大學團」,由校長高俊雄與國際長林純純親自送機及授旗。
賴清德總統今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代表」時表示,當台灣走向世界,世界也會更了解台灣。青年海外志工在海外做服務,也是在做外交。期許所有志工夥伴,要做台灣的最佳代言人,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良善、實力和貢獻。
宜蘭縣岳明國中小鼓勵學生勇敢踏出舒適圈,讓國中部七年級生出國擔任志工,過去曾以洗車自籌百萬元旅費,如今再次啟動計畫,預計8月帶第2批學生到尼泊爾。校長黃建榮表示,去年出發的學童返台後剪輯《圓夢與服務》紀錄片,分享一路走來的感動和心得,期盼今年出發的孩子也能珍惜人生不同體驗,從中獲得成長和滿足。
宜蘭縣岳明國中小為了讓國中部七年級學生勇敢踏出舒適圈,前往尼泊爾志工服務,藉由洗車等方式自籌百萬旅費;因此「洗車」計畫再次啟動。校長黃建榮說,去年出發的小朋友返台後做「圓夢與服務」紀錄片,分享一路走來的感動和心得,期盼這屆去的孩子們也能珍惜人生不同體驗,從中獲得成長和滿足。
4月是清華大學校慶月,為慶祝清華創校113周年暨在台建校68周年校慶,清華發起以「清華新能量」為主軸的校慶募款活動,包括支持教師發展的「人才登峰」永續基金、支持學生多元學習的「新地平線」永續基金以及校長高為元為「運動發展基金」而跑的募款活動,希望年底前能達到10億元目標。
中原大學6位熱血青年組成非洲烏干達海外志工隊,延續去年在當地貧民窟推廣布衛生棉,今年深入偏鄉小學,在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協助下,除教導婦女縫製可重複使用的布衛生棉,更透過戲劇演出,灌輸孩童生水需煮沸、飯前需洗手等基本知識,盼衛教觀念在當地扎根發芽,服務過程也遇到文化、經濟差異,讓志工隊成員更懂得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