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滬深交易的搜尋結果,共24筆
大陸股市開年表現疲軟,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已在年初要求部分大型公募基金公司限制股票出售,盼藉此穩定市場情緒。與此同時,兩大交易所也積極與外資機構召開座談會,展現穩定市場的決心。
今年以來,大陸A股IPO企業現大規模撤單潮。根據滬深北交易所數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431家擬IPO企業撤回發行上市申請,較去年同期增長約八成。位於200家至300家之間,IPO撤單企業遠超過其他年份。
大陸繼「十一」前寬鬆貨幣政策震撼登場,經濟學家疾呼的擴張財政政策可望接棒!大陸發改委主任鄭柵潔8日上午將舉行記者會,揭開「一攬子增量政策」,由於此為「十一」長假後首個交易日,發改委記者會釋出的新利多,讓市場屏息以待。
大陸十一長假進入尾聲,大陸國家發改委選在8日A股開盤當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預料將再釋政策牛肉,延續做多陸股在假期前的漲勢。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將在假期的最後一天進行全網測試,期貨投資者更是史無前例地可在當天辦理開戶手續,不難看出官方有意讓股市繼續「牛」下去!
大陸官方預告,大陸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將於8日上午舉行記者會,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8日正是十一長假後首度開盤,發改委一二把手官員罕見全數出席記者會,讓市場期待將再放政策利多。
大陸9月底發布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以來,A股市場連續4天全線放量大漲,並在9月30日十一假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全天成交量超過2.6兆元(人民幣,下同)。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交易系統在9月27日早盤的「爆單」行情下,曾出現「當機」的情況。大陸官媒報導,滬深交易所7日將全網測試。
今天是中國大陸的上班日(因應十一長假,今天調整為上班日),據「南方+」報導,上交所2024年9月29日(周日)組織開展競價、綜業等平台相關業務測試,邀請全體市場參與人參加測試,主要驗證相關技術平台業務與技術調整的準確性。參測單位包括:交易所的技術公司、信息公司、相關核心機構和各市場參與人。股民一般是無法參加這類業務測試,股民的交易都是通過券商系統來進行的,券商替股民模擬下單就行。
27日下午和晚間,大陸多家券商:國投證券、廣發證券、國海證券等齊發公告,27日起暫時關閉隔日委託功能,隔日委託功能開啟的具體時間,將另行通知。市場分析,此舉可能與近日陸股交易量暴漲有關。
據滬深交易所消息,截至8月31日,滬市公司的半年報基本披露完畢。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滬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下同)24.94兆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淨利潤2.36兆元,扣非後淨利潤2.26兆元,年增0.3%。
距離去年「827」新政提出階段性收緊IPO剛滿一年。這一年,申報、受理、上市企業數量大幅縮減,IPO募資總額不足人民幣千億元。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25日出席港交所未來科技峰會致詞時表示,受惠市場回暖和不斷改革市場,新股市場已有復甦跡象,截至24日,正處理106起新上市申請。2024年以來香港已有40檔新股上市,數量排名全球第三。
A股三大交易所受理及審議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喊停的禁令,已恢復開放。開年以來,受A股走勢疲弱等因素影響,為避免市場信心崩盤,上海、深圳、北京三交易所陸續取消IPO申請,此一現象於上周翻轉,滬深交易所時隔6個月後,20日各受理一家企業IPO申請,北交所也在時隔3個月後、21日受理三家企業申請,宣告大陸資本市場全面恢復正常運作。
2024年以來,滬深交易所的IPO申報處於「零受理」狀態,時隔近半年,滬深交易所在同日恢復受理IPO申請。上交所20日公告顯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公司IPO申請獲受理。同日,深交所顯示,中國鈾業公司IPO申報被受理,且在近期大陸證券業監管的多項規模調整趨嚴之下,這兩家公司都須適用新的IPO規則。
大陸官方近期對股市強化量化交易監管,滬深交易所在端午假期前分別就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高頻交易標準,對高頻交易做出差異化監管安排,包括額外報告要求、從嚴管理異常交易行為、實行差異化收費標準等。
陸媒統計,截至5月18日,今年已有132檔股票被納入「ST板塊」,為滬深交易所特別針對可能出現股價異常上市企業的示警措施。其中,有十多家券商都出現在ST板塊公司的股東名單中,部分券商的持股市值已較入股時大幅縮水。以*ST保力為例,國信證券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縮水人民幣(下同)1億元,上海證券持股也至少縮水了超500萬元。
大陸國家統計局2月29日公佈,去年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1兆734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減少4375億元。
大陸資本市場監管層接連發聲,稍早金融監管總局表示嚴查重大違法違規案件後,大陸滬深交易所也出手,處罰19日開盤一分鐘砸盤狂賣25.67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量化巨頭公司靈均投資,同日再公告發布《量化交易報告制度平穩落地》,未來將持續加強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的監測分析,並朝完善異常交易監測監控標準、北向投資者也納入報告範圍等6大舉措來加強監管。
春節前後大陸官方用力護盤,加上20日中國人民銀行調降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25個基本點,激勵陸股21日持續放量走揚,A股三大指數開低走高,滬指一度逼近3,000點大關。其中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當日淨買入人民幣(下同)136億元,創下2023年7月28日以來新高。
大陸資本市場監管層接連發聲,稍早金融監管總局表示,要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案件後,20日證券交易所隨即出手,處罰開盤階段一分鐘砸盤賣出25.67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量化巨頭靈均投資。滬深交易所同日也分別發佈《量化交易報告制度平穩落地》,將持續加強對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的監測分析等6大方向,也會動態評估完善報告制度。
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7日下午宣布任命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見圖,中新社),出任大陸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職務,並免去易會滿的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職務。這讓市場解讀,59歲且擔任中共中央委員的易會滿,此次免職是否與近日陸股低迷不振等因素有關,同時選定過去以作風強硬著稱的吳清,也側面凸顯出大陸官方監管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