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災防演習的搜尋結果,共11筆
金門航空站今(30)日晚間於軍用機場舉行「機場內夜間空難災害防救演習」,動員22個公、私單位近200人,出動各式消防、救護及支援車輛26輛參演,模擬飛機落地失控起火情境,透過跨機關協同實兵演練,驗證災情通報、指揮調度及救災應變機制,提升金門地區航空安全韌性。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9日下午在新竹市舉辦,4縣市首長均與會,不僅討論包括交通、空汙及水汙染等跨區域聯防議題,決議將成立4縣市消防局聯防平台;另4位首長也攜手桃竹竹苗11家庇護工場行銷,在耶誕節前夕,以「心中有愛,就有未來」,號召大家採購庇護工場產品。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年終會議,9日下午在新竹市舉辦,4縣市長首長均與會,不僅討論如交通、空汙及水汙等跨區域聯防議題,歐決議將成立4縣市消防局聯防平台;另4位首長也攜手桃竹竹苗11家庇護工場行銷,在耶誕節前夕,以「心中有愛,就有未來」,號召大家採購庇護工場產品。
海能風電自2023年9月8日正式營運,至今月即將屆滿周年,成為台灣第二階段離岸風電專案首座達成商業運轉的離岸風場,寫下國內離岸風電邁入運維(OM)階段的重要里程碑。為了建立風場安全管理機制,並提升官民協防效率,海能風電與行政院交通部航港局、經濟部能源署、內政部空勤總隊、海委會海巡署、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等單位合作,在近兩個月密切演練下,本周假台中港外海成功完成交通部「113年離岸風電海上災防演習」,本次海上災防演習四大項目,成功演示全台首次離岸風場風機海上吊掛救援演練過程。
新竹市政府8日於新竹科學園區世界先進二廠舉辦災害防救演習,市長高虹安表示,這次演練力求逼真,上午採用高機動性、無腳本方式進行「兵棋推演」,下午則運用半預警方式「實兵演習」,在無事先模擬採排下,測試各防救災單位對於複合型態災害應變能力。
台北市政府26日辦理今年災害防救演習,演習情境假定山腳斷層南段發生規模6.6地震,北市5個行政區震度達到5強至6弱,其中以士林、北投區災損最為嚴重,北市府立即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因應,並開設廣域救災支援集結據點,讓中央政府、各縣市及國外搜救隊伍能順利支援投入救災。
隨著嘉義科學園區動土,除帶動地方發展與就業機會,救災量能需求也須隨之提升,嘉義縣消防局為提升化學救災應變能力,全台首創與工研院在化災應變上攜手簽約合作的消防單位,29日與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簽署合作備忘錄,在嘉義縣長翁章梁見證下,由消防局長蔡建安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長王漢英代表簽署,並在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廠舉行化災演練。
台灣產業經常使用化學品高達6萬多種,每年有化災疑慮通報事件高達300多件,為提升打火弟兄化學救災應變能力,嘉義縣消防局29日與工研院簽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為降低消防人員身處風險機率而努力。
化學災害又稱為「無形的殺手」,相較於火災、地震等顯而易見的災害現場,無色無味卻致命的化學品洩漏,往往造成第一線救災人員處於極高的風險之中。為強化毒化災應變機制,降低消防員救災風險,工研院29日與嘉義縣政府簽署化學災害應變合作備忘錄,將結合工研院科技救災技術與嘉義縣第一線消防人員搶救經驗,強化雙方毒化災與提升事故防災應變能力。
為提升化學救災應變能力,嘉義縣消防局全台首創,成為第一個與工研院在化災應變上攜手簽約合作的消防單位,29日在縣長翁章梁見證下,由消防局長蔡建安與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長王漢英代表簽署MOU,希望透過雙方的合作,提升消防人員面對化學災害的知能及技術,降低身處風險機率。
為提升空難緊急應變能力,桃園市政府與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今下午舉行聯合演習,齊聚公部門與民間共22個單位,動員300人、50車參與。模擬一架飛往桃園機場的飛機因故障失事墜落情形,實施場外空難災防演習,培養地方政府與桃機公司間的場外空難應變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