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營業費用的搜尋結果,共502筆
正文(4906)公布114年度第3季合併財報,受惠於商業模式轉型為直供及高毛利產品出貨放量,單季毛利率攀升至16.3%,創近年新高,並在費用控管與匯兌回沖助攻下成功轉虧為盈,稅後淨利達1.67億元、每股盈餘0.36元,顯示營運體質持續改善、轉型效益逐步顯現。
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預期啟碁(6285)2025年第四季營收可望季增7%、年增5%,達新台幣290億元,符合傳統季節性成長趨勢。預期毛利率將進一步改善,主要受惠於越南廠區產能逐步放量,以及匯率影響減輕。展望2026年,外資看好Wi-Fi 7解決方案、800G交換器與低軌衛星(LEO)使用者終端將成為啟碁三大成長引擎,維持「買進」評等,將12個月目標價由172元下修至163元。
敦泰(3545)第三季受惠於大陸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品牌新機發表及第四季促銷備貨需求,單季觸控產品出貨量持續成長。在非手機產品線方面,包括車用、平板及工控等應用領域,隨新專案陸續導入,出貨量同步提升,帶動整體出貨量較上季成長近一成。
群聯(8299)第三季合併營收181.37億元,季增1.4%、年增30.1%,創歷史同期新高。毛利率提升至32.4%,季增3.3個百分點,年增3.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2.27億元,年增222.1%,每股稅後純益達10.75元,為歷史高檔水準。
BBU等非IT產品出貨持續攀升,順達(3211)總經理張崇興表示,今年第4季營收有機會與第3季相當,毛利率要看產品組合還不一定,考量新台幣不利影響,預期2025年營收年減幅度在10%以內。
和椿科技(6215)2025年第3季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0.52億元,年增23.64%,單季每股盈餘為0.63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27元,看準AI、半導體與電子等高科技產業在高階搬運與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和椿科技將此列為公司未來重點戰略方向,持續推動成為第二曲線的成長動能。
驅動IC大廠聯詠(3034)法說會後,第三季業績不如市場預期。外資最新報告指出,聯詠面臨下游客戶物料成本(BoM)壓力偏高,且ASIC業務短期內尚難對營收帶來顯著挹注,因此維持「加碼」評等與目標價550元。
美系外資針對網通股王智邦(2345)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智邦2026年仍將延續成長動能,主因包括800G交換器升級潮、新客戶導入,以及次世代AI加速模組出貨放量,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1430元。
網通大廠啟碁(6285)今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謝宏波指出,雖然中美貿易戰仍未落幕,供應鏈重組與通膨壓力仍帶來不確定性,但公司經過前三季調整後,對市場變化的掌握度明顯提升。若宏觀環境穩定、關稅政策未再升溫,預期明年營收可望恢復雙位數成長,獲利優於今年,並在三年內挑戰年營收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0億元)。
世芯-KY(3661)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公布2025年第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3.27億元,季增0.3%、年減25.9%,每股純益16.4元。雖然營收下滑,但受惠於NRE(設計開發收入)佔整體銷售比重提高至約三至四成,設計專案進度順利推進,帶動毛利率由第二季的21%大幅回升至28%,表現明顯改善。
美系外資針對股王信驊(527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公司訂單動能可延續至2026年第一季,並於明年上半年加速成長。其中一家外資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6000元;另一家則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6100元。
上洋(6728)2025(今)年第3季受惠商用空調及冰水機等專案業務穩定發展,商用洗衣維持成長、家用空調缺少動能,單季營收年增4.4%。但因團隊編制及營業據點持續拓展,使得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本期稅後淨利為0.6億元,年減30%;每股稅後淨利(EPS)為2.02元。
宸鴻科技TPK-KY(3673)公布2025年第三季自結營運成果。TPK-KY今年第三季營收雙減約13%,而產品組合、成本降低,單季獲利4.46億元,季增2.76%、年增124.12%,稅後稀釋每股淨利為新台幣1.09元,持平5年以來單季高檔;TPK-KY今年1-9月累計稅後稀釋每股淨利升為新台幣2.55元。TPK-KY同步公布10月營收,單月43.03億元,月減16.54%、年減19.86%,創下今年度單月次低;前10月營收527.38億元,年減9.69%。
矽智財(IP)設計業者M31(6643)今(5)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歐美晶片設計客戶新案開案遞延及先進製程導入放緩影響,第三季營收未達預期,單季每股虧損0.18元。不過,公司預期隨新世代製程IP導入加快及AI相關需求持續升溫,第四季營運將明顯回穩,全年美元營收仍以年增兩成為目標。
美系外資針對愛普(6531)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愛普受惠於AI與HPC長線需求動能,營運與獲利結構持續改善,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475元。
美律(2439)今(3)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達31.22億元,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主要受惠於英國新客戶頭戴式耳機產品及中國客戶新機種進入量產,同時醫療產品受美國OTC市場需求持續發酵,帶動整體銷售成長。獲利方面,單季每股盈餘(EPS)為2.33元,雖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產品組合調整與研發投入增加所致,但相較第二季大幅成長,展現營運動能回升。
譜瑞-KY(4966)法說會後,美系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儘管短期仍受PC市場季節性波動影響,但譜瑞-KY在新晶片業務與客戶布局上的潛力具吸引力,長線成長動能明確,因此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888元。
瑞昱(2379)法說會後,兩家美系外資同步出具最新研究報告,均指出儘管瑞昱第四季將面臨季節性調整,但2026年成長爆發力可期,因此皆維持每股目標價650元,分別給予「買進」與「加碼」評等。
聯亞(3081)法說會後,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聯亞持續推進3吋磊晶製程升級,並將業務範圍延伸至晶片製程(chip processing)領域,展現公司在光通訊與矽光子領域的長線布局決心。不過,外資也提醒,相關轉型投資短期將推高營運成本,加上矽光子業務量產時程延後、毛利率回升仍具不確定性,故維持「中立」評等,但將目標價自306元上調至392元。聯亞今(30)日股價受市場觀望情緒影響,開低後迅速殺至跌停鎖住,報在433.5元。
振樺電(8114)獲利結構維持穩健,高毛利產品貢獻高,且費用控管得當,振樺電今年第三季EPS為3.57元,年增2%,略高於去年同期的3.51元,但低於今年第二季的5.67元,創下四個季度以來低檔。前三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7.02億元,年增163.52%,累計EPS近倍成長至15.84元,優於去年同期的8.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