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猴痘疫情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大陸央視13日報導,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2025年6月需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登革熱、人感染禽流感和猴痘等傳染病,食物中毒和高溫中暑。
非洲最新一波M痘(Mpox,舊稱猴痘)疫情嚴重,疫苗卻少得可憐。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五(13日)宣布,已核准丹麥藥廠巴伐利亞北歐公司(Bavarian Nordic)出品的M痘疫苗用於成年人,嬰幼兒、孕婦等體弱族群可由醫師診斷後施打。這是世衛批准的第一支M痘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等捐贈單位將可採購,然而製造商僅此一家,供貨量有限。
M痘(前稱猴痘)疫情持續擴大,且傳染途徑更具威脅!去年在剛果發現的變異株1b,22日由泰國通報非洲以外的第2例;首例在瑞典。醫師警告,該病毒株可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染,傳染力更強!
\大陸央視報導,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6日表示,預計將有更多感染猴痘「分支I」毒株的患者前往歐洲,建議歐洲國家對往返於受猴痘疫情影響地區的人發佈旅行警告。與疑似或確診感染猴痘新毒株的輸入病例密切接觸後,感染風險為「中等」。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海關發布」16日消息,中國大陸海關總署發布關於防止猴痘疫情傳入大陸的公告,即日起生效。
世界衛生組織(WHO)台北時間今天(15日)凌晨宣布,非洲升溫的M痘(舊稱猴痘)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為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示,因流行型別改成Ib型病毒,傳播力更高,致死率更是原本型別的18倍,且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台灣疾管署今天因此宣布,即日起提升剛果民主共和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下周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調整疫苗接種對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底宣布Mpox(M痘)為Monkeypox(猴痘)代名詞後,疾管署19日公告修正「傳染病分類」,將「猴痘」改稱為「M痘」,避免汙名化疑慮。新名稱預計2月1日上路,接下來1年內,2種名稱同步使用,但1年後將淘汰使用「猴痘」之名。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底宣布Mpox(M痘)為Monkeypox(猴痘)代名詞後,疾管署19日公告修正「傳染病分類」,將「猴痘」改稱為「M痘」,避免污名化疑慮。新名稱預計2月1日上路,接下來1年內,2種名稱同步使用,但1年後將淘汰使用「猴痘」名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13日通報2023年11月大陸猴痘疫情監測情況:新增80例猴痘病例,均為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