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產基地的搜尋結果,共2,598筆
震旦行(2373)董事長馬志賢10日指出,儘管先前受美中關稅戰影響,電子與OA產品面臨壓力,大陸經濟復甦情況仍不明朗,恐壓抑今年營運表現,但依靠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積極競爭公部門標案,在2025年基期相對低的條件下,2026年營運有機會重拾成長力道。
嘉威生活(3557)公布第三季財報,由於處於淡季中,單季合併營收為6.35億元,年減49.26%;毛利率30%,營業淨損1.15億元,稅後淨損1.22億元,均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除了本業疲弱外,台幣兌美元升值、越南盾兌美元貶值產生兌換損失,也對營運產生影響,每股虧損為1.45元;累計前三季虧損0.23億元,年減104.96%,稅後淨損0.23億元,每股虧損為0.27元。
廣越(4438)今(10)日公布2025年10月營收,單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9.92億元,年增62.4%,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今年前十個月累計合併營收達168.16億元,年增17.5%,為歷年同期次高,顯示公司營運動能持續穩健。
每年第四季至隔年第一季,北美地區常有暴風雪來襲,汽車碰撞事件發生率增加,帶來AM(售後維修)汽車碰撞零件需求增加,AM汽零業者昭輝(1339)表示,美國產險公司State Farm全面使用AM件賠付,帶來AM剛性需求,成為昭輝等AM業者營運大利多。
美國新創核能公司X-energy愛達荷國家實驗室 (INL), 啟動了其先進的 TRISO-X 核燃料的關鍵性測試,即長期輻射照射測試,時間達到13個月,以確定核燃料的安定性與耐高溫特性。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石油表示,大陸最大頁岩油生產基地——長慶油田頁岩油累計產量突破2000萬噸,標誌著大陸的陸相頁岩油開發邁入規模化、效益化新階段。
伺服器滑軌大廠川湖(2059)因應訂單需求,繼興建美國德州廠之後,董事會再拍板新一波建廠計畫,將砸10億元興建川湖二廠及員工宿舍,加上子公司川益一、二期產能,形成未來二年川湖產能分布的鐵三角,在現有產能已經滿載的狀態下,可再撐高數十個百分比稼動率。
德國汽車供應商Aumovio當地時間7日表示,中國已解除對安世晶片的出口禁令,反映出聚焦這家半導體製造商的衝突即將得到解決。
GB系列AI伺服器需求穩定成長,川湖(2059)2025年第4季營運可望微幅成長,展望2026年,川湖執行副總經理王俊強表示,2026年依舊是穩定成長的一年,第1季因2月有過年等假期是最低,營運可望維持過去兩年逐季成長,我們在伺服器導軌版圖會持續擴大,距離也會愈拉愈遠。
和椿科技(6215)2025年第3季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0.52億元,年增23.64%,單季每股盈餘為0.63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27元,看準AI、半導體與電子等高科技產業在高階搬運與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和椿科技將此列為公司未來重點戰略方向,持續推動成為第二曲線的成長動能。
華通(2313)第三季交出亮眼成績,單季營收200.49億元、毛利率19.95%,年增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1.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81元。累計前三季EPS達3.61元,為近20年同期次高。隨美系手機新品銷售暢旺,及資料中心與低軌道衛星需求同步成長,華通營運延續高檔,9、10月連兩月營收均超過70億元,累計前十月營收創下同期次高。
中歐針對稀土出口管制爭議延燒多時,雙方上周舉行「升級版」出口管制對話磋商後,有了最新進展。歐盟貿易事務專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5日表示,歐盟已和中國建立「稀土供應特別溝通管道」,以確保對歐盟產業至關重要的稀土原料能順利出口。
HDI廠華通(2313)114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1.55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1.81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3.61元,創近20年來同期次高,華通表示,公司在AI伺服器和光通訊領域展現初步成績,吸引不少國際客戶前來洽談,雖然目前在集團營收占比低,但呈現出貨倍增,在新產能開出後,可望成為下階段成長動能。
永續做得最有感的企業公開!
三陽工業4日在米蘭機車展一口氣發表8款次世代車型,涵蓋Maxi-Scooter、通勤車、街跑與冒險車等級距。三陽工業董事長室協理吳奕成表示,將以「穩內銷、衝外銷」作為整體發展戰略,使每個市場都能與品牌產生連結,持續朝2028年內外銷100萬台目標邁進。
全球二輪產業年度盛會—2025年EICMA米蘭國際機車展4日登場,國內機車龍頭三陽工業以「Roar with Nature」為核心概念參展,一口氣發表八款全新次世代車型,並正式揭示「世界盃模式」全球戰略,宣示將以台灣為全球研發與決策中樞,深化區域經營、加速國際化布局。
散熱模組廠邁科(6831)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5400張,競拍底價100元,最高投標張數696張,競拍時間為11月6日至10日,11月12日開標,受惠於高功率散熱模組需求,邁科科技表示,2026年營運展望樂觀,有望比今年好。
捷迅(2643)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21.61億元,季增5.83%,年增53.51%,再創單季新高;稅後淨利0.98億元,年增116.64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每股盈餘2.79元;累計前三季營收61.39億元,年增70.71%,稅後淨利1.64億元,年增13.45%,每股盈餘4.7元。
航空業購機需求旺盛,帶動航太產業業績起飛,航太引擎扣件供應商豐達科(3004)2日公布10月營收為3.61億元,月增5.25%、年增25.47%,累計前十月合併營收32.74億元,年增14.59%。
不讓新藥業專美於前,再生醫療與創新醫材10月亦報佳音,益安(6499)、台寶(6892)、三鼎(6808)搶灘美國市場,法人指出,除了產品商業化外,加速跨國臨床合作與海外設廠已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