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皮瓣的搜尋結果,共21筆
新竹1名60歲婦人右側乳頭溼疹時好時壞,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至皮膚科診所反覆就醫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經檢查穿刺切片後確診為乳癌第2期,討論後隨即安排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採樣手術,術後再配合放射線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手術隔天即出院。
52歲的石小姐患有下顎造釉細胞瘤,因未定期口腔檢查,以為只是單純的牙齦發炎,總在壓力大時感到牙齦疼痛,直到某天下排牙齒都被牙齦推倒,才驚覺大事不妙。確診後,她接受台大團隊治療,拿掉了腫瘤、下巴和牙齒,並以腓骨折成下巴,裝上假牙,整個手術只用1日完成。全程數位化、術中使用電腦斷層的口腔齒顎顏面重建手術,創下了台灣首例。
「整形外科」給多數人印象是打玻尿酸、拉皮、削骨等醫美療程,但有一群整形外科醫師更像「人生維修師」,花蓮慈濟醫院今發表《刀鋒下的溫柔》新書,多位整形醫師齊聚,看過新書內容,特別感動,並邀請病友王秀政返院分享重生經驗,心中仍無比激動。
75歲資深女星郭美珠,早年以《台灣奇案》主持人兼製作人的身分紅遍全台,是許多觀眾記憶中的經典身影。近年鮮少露面的郭美珠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談及抗癌過程,追蹤治療最新病況曝。另外,她服用癌後藥物產生驚人副作用。
乳癌長年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隨著早期篩檢普及,患者通常在「原位癌」階段即被診斷,能趁癌細胞未轉移,透過手術切除腫瘤根治。醫師指出,如今乳癌切除與重建手術,能由同一位取得重建專科資格醫師執行,大大提升手術效率與病人乳房重建美觀度。
台中市20歲張姓女子遭愛犬咬傷上脣,造成3分之1缺損而破相,連帶影響口脣功能,幸緊急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急診,經整形外科醫師楊佳叡擬定3階段手術重建計畫,經過清創、皮瓣轉位與皮瓣分離手術修復缺陷,張女不僅恢復面部協調性,也重拾笑容與自信。
一名40歲台南女子今年1月因意外導致右側跟骨骨折(俗稱腳後跟骨折),術後數月傷口仍未癒合,演變成慢性潰瘍,合併紅腫滲液,就連輕觸、穿鞋都劇痛,生活大受影響,經醫師確定原傷口合併感染疑慮,評估手術清創潰瘍區域並移除原內固定物,再運用AI輔助完成皮瓣重建,困擾病患多時的神經痛完全消失。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日前分享,一位40多歲男患者年輕時為了想當個真男人,在生殖器上穿了PA環。但年紀大了之後,因為配戴過PA環的緣故,導致尿液「雙股」噴射,一股往前,一股90度往下,常常上廁所噴濕自己皮鞋,悔不當初。
彰化1名60多歲魏姓男子農忙時,不慎被器具削去中指指腹,彰基醫學中心骨科部醫師陳志鎧替他施行「埋指養指」手術,幫助其手指再生,成功保住其中指,2人在閒聊中竟發現,魏男是陳醫師國中時期的校長,直呼有緣,陳志鎧回憶,那時魏校長很凶,魏校長則幽默回他,「你不要趁機報仇喔!」
若提到口腔癌、舌癌許多人會聯想到抽菸、檳榔、飲酒等習慣,不過新北就有1名不菸不酒、無嚼食檳榔習慣的80歲張姓老翁,竟罹患舌癌,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蔡祐任就指出,除了常見的原因外,導致口腔黏膜病變也有可能是口腔假牙或異物長期摩擦所導致。
美國史丹佛大學專家團隊9月發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長庚醫療體系有112人入榜,院方於12月13日舉辦頒獎典禮,肯定獲獎者傑出表現。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將持續強化與國際學術與業界的合作,拓展研究領域,並投入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黃醫師,你看我的眼袋好明顯,同事都以為我很累都睡不飽,看起來很憔悴,該怎麼辦呢?黃醫師,你看我這上眼皮好像很重,眼睛張不太開的感覺,眼尾的皮膚都蓋下來了,眼尾都下垂了,看起來好像年紀很大,該怎麼辦?這段對話是否聽起來很熟悉,是否正是你在工作忙碌與壓力下照鏡子時,也會想說的話呢?
57歲陳小姐今年健檢時,發現雙側乳房微鈣化,到基隆長庚做切片化驗,確診罹患乳腺管原位癌。由於鈣化太廣泛,長庚建議她做乳房全切除,陳小姐選擇使用達文西手術進行乳房全切除併自體乳房重建,治療傷口小、後續也不用再接受放射線治療。
男性一向在意GG的尺寸。泌尿科醫師邵郁鏵表示,根據「世界人口綜述」2024年數據公布,全球男性「陰莖勃起平均長度」落在12.9公分至13.92公分間,而台灣男性陰莖平均長度為12.6公分,低於全球值;正確測量方法是先確定完全勃起,再以軟尺量測根部至龜頭尖端的長度。
彰化1名90歲黃姓阿公年輕時開大卡車及計程車為業,習慣嚼檳榔提神,還抽菸,壞習慣超過40年,他在10多年前因常咳嗽,而下定決心戒掉檳菸,多年來以為沒事,卻沒想到在83歲那年右上唇出現歸類於口腔癌的唇癌經手術切除,今年再因左下唇的唇癌動手術切除再整形。醫師提醒,口腔癌患者高達9成是檳榔人口,最好永不嚼檳榔。
台南成大醫院整形外科17日舉辦「讓乳房手術更精緻:自體脂肪移植」記者會,醫師李怡穎指出,在美容隆乳方面,單純的脂肪移植可達到一定效果,或以義乳隆乳後,脂肪移植能使形狀更為自然,並緩解大量疤痕的不適症狀。
指甲怪怪的,傷口老好不了,可能是癌症!一名76歲的男子,右手食指就出現類似狀況,長達數個月指甲疼痛、腫脹,症狀反覆,就醫發現有甲溝炎,但擦藥仍只有部分改善,醫師警覺心高,進一步安排切片檢查,沒想到竟是甲床鱗狀細胞癌,所幸接受手術完整切除癌細胞,無須進行截肢。
1名30歲女性幼時因左耳廓遭細菌感染,導致耳朵孿縮變形,自小即刻意留長髮遮蓋,疫情期間還得戴特殊口罩,更無法戴太陽眼鏡遮陽,直至遇到心上人想要結婚,她毅然尋求整型外科醫師協助,醫師利用肋軟骨雕琢耳廓幫她種耳,2階段手術也讓這位左耳缺損的準新娘迎接第二人生。
台中92歲蔡陳阿嬤身體健朗,平時喜歡搭公車到近郊散步、買農特產,去年底右腳意外遭車輛輾過,腳背皮瓣整片掀起送醫。經採高壓氧合併負壓傷口照護「雙壓治療」近3個月、進行約20次療程,傷口奇蹟復原,更免於植皮手術麻醉風險,如今康復又能四處「趴趴走」。
新北市一名李姓男子,109年還在就讀高中時,10月8日晚間9時許,與家人在新莊區新莊路與思明街口附近散步,不料,卻遇到郭姓男子持槍向他人討債,擊發的子彈竟誤擊的鼠蹊部,導致陰莖有撕裂傷。李男事後提告求償150萬元精神慰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