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礦災的搜尋結果,共34筆
財團法人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舉辦第1屆「點燃愛與希望」公益路跑將在11月1日(周六)於台北市馬場町紀念公園開跑,奧運銅牌女將「飛躍的羚羊」紀政女士今天在記者會上以其「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為弱勢孩童加油打氣,鼓勵他們勇敢追夢、堅持前行。
線纜類股除榮星生產漆包線外,全都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國際銅價上漲雙重利多,24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及現貨收盤價直逼11,000美元,激勵27日線纜股全面上漲開出,又以華新、華榮及大亞三檔擁有業外收益題材的個股,漲幅最大。
線纜類股多數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國際銅價上漲雙重利多,其中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另投資多家公司股票,隨8、9月台股上漲,三家業者投資股票漲多跌少,第三季憑藉業外收益的挹注,獲利可望優於第二季。
華榮(1608)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手訂單80億元,轉投資金居(8358),華榮第三季認列金居金融評價利益達13.59億元,對每股稅後純益(EPS)影響超過2元。為優化財務結構及因應國際銅價大漲而增加購料營運週轉金,華榮剛處分1,950張金居股票,處分利益3.57億餘元。
華榮電線電纜因投資金居8、9月大漲,第三季認列金融評價利益13.59億元,基於財務結構優化,同時為國際銅價大漲,為11月起至明年第一季購料營運資金增加而預作準備,剛以平均每股價格211.08元,總計賣1,950張金居股票,處分利益3.57億餘元。華榮表示,目前華榮沒有持續出售金居股票計劃。
美國礦業巨頭自由港麥克莫蘭(Freeport-McMoRan,簡稱自由港)宣布,其位於印尼的格拉斯伯格礦場(Grasberg Block Cave)因大規模泥石流事故全面停產,並大幅下調2026年銅產量預估。分析師指出,這起事件可說是典型「黑天鵝」,並斷言「銅價必然上漲」,交易員已率先布局搶先進場。
針對民國73年海山煤礦等3礦區災變,監委葉大華、賴鼎銘提出調查報告表示,該真相調查報告長達40年未主動公布、各界捐輸善款之管理作業核有欠妥、權責機關也未主動對礦工遺孀等進行訪視或關懷,監察院調查促請行政院督同相關部會及新北市政府確實研處改進。
由於全球供應收緊,銅期貨價格有撐,16日攀升至每磅4.6美元,寫下六周來新高。據中國報告指出,9月銅產量下降約5%,全球市場精煉銅供應頓時減少了約50萬噸,全球庫存目前已接近近年最低水平,倫敦金屬交易所現有庫存對比五年來平均水平低了40%。此外,受礦災影響,印尼銅礦礦場將維持關閉,在受困工人獲救前,銅供給將持續承壓。
國立清華大學2日發表寫實作家王默人傳記《錚骨刀筆書浮生》,傳記由王默人遺孀周安儀親筆撰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完整記敘王默人波瀾壯闊的生命故事與他與清華之間的深厚情誼,作者周安儀特別從美國返台,現身分享兩人攜手走過的生命歷程。
財團法人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今天(13日)在台北市議會舉辦第1屆「點燃愛與希望 棄兒不捨公益路跑」記者會,台灣首位視障馬拉松跑者「台灣阿甘」張文彥擔任這次公益路跑代言人,他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能將「運動轉換成公益,集結社會更多的力量,一起帶著愛心來跑」。
財團法人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13日在台北市議會舉辦第1屆「點燃愛與希望 棄兒不捨公益路跑」記者會,台灣首位視障馬拉松跑者「台灣阿甘」張文彥擔任這次公益路跑代言人,他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能將「運動轉換成公益,集結社會更多的力量,一起帶著愛心來跑」。
「大家平安。」蔡明德一登台,語音不高,卻穿透整個會場,帶著一種歷經滄桑後的沉靜與溫柔。
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18日公布2024~25財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與獲利雙雙下滑。基於中國大陸需求疲弱,BHP削減年中股息發放金額,從一年前的每股72美分減到50美分,創2017年以來新低,並警告貿易緊張可能威脅全球經濟成長。
民視即將重播2019年經典作品《苦力》,白家綺回憶拍攝點滴,她當時正懷著兒子「斗仔」,孕吐反應相當嚴重。為了讓她能更舒服地拍攝,劇組同仁想出了許多暖心的方法。她笑說:「有一次我因為孕吐很難受,躺在休息區休息,沒想到蔡昌憲竟然剝了一個橘子,然後拿著橘子皮在我身邊揮舞,說是要用橘子香氣來舒緩我的不適。」
大陸央視網報導,大陸國新辦4日「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局長黃錦生表示,截至8月底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遇難人數,同比下降31.99%。近年來,大陸推動礦山智慧化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對降低礦災傷亡有一定成效。
基隆市明德國中昨日畢業典禮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高齡畢業生」,81歲的周朝南在國中時從瑞芳跨區就讀當年的「基隆市立中學」(現為明德國中),但因家中變故,14歲輟學返家當起小礦工,一當就是60年,退休成為煤礦文史工作者。在基隆高中校長鍾定先與明德國中校長徐仁斌牽線下,終於讓周朝南圓了「遲來」超過半世紀的畢業夢,獲頒榮譽畢業證書,讓他感動地說「我畢業了!」。
1984年當年接連發生海山、煤山及海一重大礦災,造成百餘人死亡,輔仁大學社會系戴伯芬等團體發起「礦工命也是命」活動,6日呼籲公布礦災原因調查報告、公布善款使用、專案提供礦工支持,老礦工也現身說法表示,好不容易礦工之子當總統,呼籲高官應來看看目前礦工生活、聆聽礦工心聲。
三週後,海山災變尚未完成善後,臺灣史上死亡人數最慘重的礦災發生了。
在臨時設立的停屍站旁,高高的煤堆上站滿圍觀的人群,尚未找到家人的礦工家屬站在上面,引頸期盼,仍在祈禱奇蹟出現,有些家屬呆立現場,六神無主,淚水早已哭乾,背上的幼兒咿咿呀呀玩著。時間在無助的等待中一秒一秒地過去,空氣中消毒水刺鼻的氣味瀰漫不散,一天的等待又到了盡頭。
臺灣的煤層薄,受造山運動影響,煤田中有多層煤帶,上下磐脆弱,經過長期的探採,深入地底的煤巷長度早超過兩公里,深度有的更達海平面下一千公尺。礦場規模小,大量使用人力挖掘、運輸,地壓大、溫度高,工作環境惡劣。開發數十年之後,海山原來的主坑道已經「煤枯炭盡」,因此,又向下再延長了八百五十公尺,改採斜坑開挖,礦工必須使用鑿岩機,半蹲半爬進入煤層採煤。隨煤層不斷深入地底,開挖風險更高,潛藏著大型礦災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