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補鈣食物的搜尋結果,共05筆
提到補鈣食物,很多人會先想到牛奶。不過,營養師表示,其實便當常見的配菜─小松菜,鈣質含量高居綠葉蔬菜之冠,每100公克中就有90毫克的鈣,且吸收效率高,吃小松菜補充鈣質的效果,甚至比牛奶、菠菜都還要好。
依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台灣有90%以上的人日常鈣攝取量不足。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張瑜芹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缺鈣會造成骨鬆、心悸、不利牙齒健康等問題,除了靠牛奶補鈣外,包括豆製品、綠葉蔬菜、堅果和種子,以及魚類,也都是獲取鈣的良好來源。另外,她還提到,透過日曬可以幫助身體生成維生素D,對於提升鈣吸收有正面幫助。
根據2017年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歲以上民眾鈣攝取量均不足,新竹國泰醫院營養師高詩棋指出,鈣攝取不足易造成骨質疏鬆,除食物外可透過保健食品補充鈣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D等,但注意別攝取過多鹽份,以免人體將過多的鈉離子排出體外時,鈣質也一併流失。
冬季身體容易出問題,此時,補充足夠營養顯得尤為重要。對此,農業部漁業署分析冬季身體保健3大重點,並提供相對應可攝取的食材,像是冬天日照較少易缺鈣,可吃櫻花蝦、鰻魚和白蝦,其中櫻花蝦的鈣含量最優秀,若以每100克含量來計算,甚至超越牛奶逾20倍;另外,冬天還容易引發腸胃功能失調、心血管疾病發作,前者可吃些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如台灣蜆、九孔、文蛤;後者可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高的虱目魚、秋刀魚、金鯧魚。
骨質疏鬆症可說是「無聲殺手」,很多人往往等到跌倒骨折後,才驚覺本身早已罹病。想要預防骨鬆纏身,運動和飲食都很關鍵。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強化骨骼5運動,強度從低到高依序為,走路、快走、跑步、跳繩、重量訓練。其中她提到,每天跳繩50下,6個月能讓髖骨粗隆骨密度增加3~4%。而在飲食方面,可攝入芭樂、每天2份乳製品、豆製品、黑芝麻,以及補鈣保健品,來讓維護骨骼健康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