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退場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少子化衝擊持續擴大,高教危機日益嚴峻,117學年度大一新生人數僅剩17.3萬人,業界推估屆時恐至少40所大學難以支撐而退場。近期內閣改組人事底定,教育部新任政務次長將由明新科大前校長劉國偉出任,未來主責高教與技職業務。教團呼籲,教育部不應再迴避問題,除認為轉型已是必然,也建議可透過公私併、提高生師比等方式因應大學經營困境,危機已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
創校64年的嘉義縣私立同濟中學受少子化衝擊,招生人數銳減,財務問題嚴重,被教育部核定停招,校方6月2日舉辦最後一屆畢業典禮,送走8名畢業生後正式退場。目前校長高作屏及5位教師正在辦理校產清算事宜,並處理教師薪水問題,校方尚積欠19位教師超過千萬元薪資,將透過教育部退場基金墊付,並建議教師循法律途徑向原董事會追討。
在少子化下,大量私校退場,教育部以「私立高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基金」來協助退場學校處理教師資遣及學生轉學等問題。教育部今表示,私校退場基金原本有25億元,到今年底用了16.1億元,為了讓基金維持在一定水位,預計114年度增補3.5億元。
全國私立中學聯盟與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文教協會兩團體,今日上午連袂拜會立法院國民黨團,反映私校辦學困境,並希望立委協助解決。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回應,對於超額年金、退場條例與捐款私校扣除額等問題,國民黨團會研議修法方向,讓法案更為公平合理。
台灣首府大學退場後,由台南市政府接手規畫為「曾文市政願景園區」,繼永華、民治後成為台南第三處市政中心,也是全國第一件校園變身為市政園區的案例。該園區建物及設備總值18億元,市府以1.1億元取得,歷經數月籌備,目前已有8個單位人員進駐,29日由市長黃偉哲揭牌啟用。
東方設計大學預計於7月退場,不過最近傳出積欠數千萬元薪資,導致教職員工決定提起訴訟。教育部回應,已向學校了解,前因財務狀況不佳,於110年經與94位教職員工達成協議簽署同意書,自110年2月1日至112年1月31日期間,實施調低學術研究費(專業加給)。後經學校與教職員工協商,復自112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將減發教師研究費改為借薪,112年2月1日至6月30日借薪已全數於113年1月歸還。
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5)日與6大教育及學生團體召開記者會,指控藍白聯手為禿鷹財團開大門,跳過委員會專業審查,強推私校退場條例修法,要求國民黨、民眾黨,不要強行通過法案,應回到委員會實質討論、審查,為藍白國會多數下的失速列車,即時踩下煞車,切莫讓台灣高等教育淪為財團的禁臠!
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正《私校退場條例》延緩私校退場,引起正反不同看法。民進黨立委范雲及6大教育及學生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認為這項修法將「獻祭高教成禿鷹財團禁臠」,他們強烈反對;但台北教育工會則認為,這次修法可彌補之前《私校退場條例》的不足,有必要。
桃園市欣榮焚化廠整改,桃園和龜山2區垃圾暫置大埔轉運站,引發居民抗議,議員陳雅倫追查發現,該地屬保護區,但市府未申請就堆置垃圾,斥市府不要帶頭違規。都發局指出,該地可供公用事業使用,但要申請,將依法開罰6萬元,環保局強調沿用22年,已備妥文件會依法申請核准。
「罰到退場為止!」桃園欣榮焚化廠整改,桃園和龜山2區垃圾暫置大埔轉運站,引發居民抗議,議員陳雅倫追查發現,該地屬保護區,但市府未申請就堆置垃圾,斥市府不要帶頭違規,要求依法開罰。都發局指出,該地可供公用事業使用,但要申請,將依法開罰6萬元,環保局則強調是從過去沿用,已備妥文件會依法申請核准。
少子化對教育衝擊愈來愈強烈!教育部17日表示,112學年大專校院學生數是109萬4289人,與101學年相較,11年來大減26.1萬人,預估117學年大專校院新生數將降至15.7萬人,因公立大專校院每年招生12萬多人,屆時約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
因為少子化,國內許多大專校院陸續停辦,老師要轉到其他學校任教則非常困難。教育部長潘文忠今表示,從2020年到現在,僅10位退場學校老師轉到其他私校任教。立委萬美玲表示這數字很可怕,要求潘文忠在520前離開內閣前,思考如何協助退場學校老師。
位於台南市麻豆區的台灣首府大學去年退場後,終止一切校務,進入清算程序,剩餘校產將歸公,由台南市政府負責校舍轉型再造任務,這也是全台首件私校退場後由地方政府接管的案例,備受外界關注;已有不少公家單位表達進駐台首大校舍意願,其中,市府教育局的樂齡示範中心、數位中心,以及市府社會局的身障者服務中心、社福中心、實物銀行,最快今年中就會陸續進駐。
受少子化影響,近年不少大學面臨招生困難、停辦,今年將有4所大學退場,包括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東方設計大學及大同技術學院等,教育部表示,這4所學校的學生會分發至他校就讀,而教職員的薪資也將由退場基金支付。
教育部今天下午午召開「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審議會」,同意和春技術學院、中州科大、台灣首府大學及屏東縣私立華洲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等4校法人解散。
媒體報導確定退場的大專校院共有6校,且估計有6萬名大學生被迫轉校。教育部15日澄清,此為錯誤數據訊息,該6校均是依據〈私校退場條例〉退場,停辦時有1345位學生,均會由教育部進行安置到其他學校就讀,並會在安置後進行訪視,保障學生就學權益。
受少子化衝擊,傳出今年與明年將有6所大學退場,預估會有近6萬大學生被迫轉校,不過教育部今(15)日澄清,6所學校都有根據「私校退場條例」相關規定退場,且退場時總計只有1345名學生而已,均會由教育部進行安置到其他學校就讀,並會在安置後進行訪視,保障學生就學權益。
彰化明道大學今年退場,但遭前副校長爆料仍積欠廠商2億元,甚至校舍等遭教育部覬覦「分贓」,對此明道大學今發聲明表示,關於某周刊報導退場事宜,包括欠款、報載所稱時間與體制之敘述顯與事實不符,一併澄明,以正視聽,也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少子化導致多所大專院校招生困難,面臨退場,衝擊師生權益。多名教育產業工會人員今(14)日舉行記者會呼籲立法院增修私校退場條例,增訂「再生機制」,讓私校在改制、合併、停辦、改辦、清算完成前,可以於一年以上的時間徵求有意願接辦者,以確保私立學校及私人興學之教育永續發展,勿讓私校退場條例淪為私人興學地獄門。教育部回應退場條例在於協助辦理不善學校平順退場,以保障學生受教及教職員工權益,維護校產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