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食農教育的搜尋結果,共997筆
隨著「2025 ITF 台北國際旅展」即將圓滿落幕,本次高雄觀光圈以「高雄觀光圈慢旅行,綠色足跡看得見!」為主題,帶領旅客體驗結合食農、永續與文化深度的旅程。以食農教育與環境永續為核心概念,邀請圈內具代表性的優質品牌「金旗山城(Qishan Marvel)」 共同參與,展現地方青年以行動實踐永續旅遊與綠色生活的具體樣貌。
高市議員陳慧文今(10)日在質詢時指出,因應非洲豬瘟防疫,高市府推動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但高雄黑豬農戶過去靠廚餘降低成本並形成獨特風味,若改吃飼料恐成本大增、風味盡失。她建議,農業局不應只補貼飼料,更要協助技術升級、打造「高雄頂級黑豬」品牌,並提出豬農品牌化、廚餘廠生技化、食農教育科技化等3大轉型策略。農業局長姚志旺承諾3個月內提出完整改善報告。
信義房屋推動的「社區一家計畫」今年提案類型中,切合當前台灣社會需求的「銀髮關懷」提案類型快速提升,嘉義縣立義竹國中以「義起耕讀。農村新視界」在中學師生組脫穎而出,該校透過長期耕耘社區服務、食農教育與青銀共學行動,展現地方學校深耕農村、傳承文化的力量。
嘉義縣鹿草鄉公所為讓更多人深入認識鹿草鄉豐富的人文、農業資源,請在地青年深入田調找出新亮點,設計出「尋寶遊程」,1天內走訪精於品種開發的蘭花園、4代老中藥行、有特色火馬祭的信仰中心「圓山宮」及種植草藥、原生種阿里山油菊的三角社區食農教育場域「田心食育園」,尋寶式的遊程設計,讓遊客有如開盲盒般驚喜不斷。
邁入第21年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是由台灣民間企業打造,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社造創新計畫。在2023、2024連續兩年提案件數破千件後,今年再創新高,總提案數達1,422件,刷新歷年紀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個人類提案數成長43%,而大專青年組數量更翻倍成長,顯示青世代參與公共議題、投身社區行動的熱情正持續升溫。
金寶電子公司與深坑區農會合作,將企業ESG與食農教育議題結合,本月5日號召50位企業同仁前往深坑茶園,親身走入田間,透過採茶、製茶、米食製作與茶品品鑑等實作課程,理解在地茶農文化與友善耕作,實地體驗「從田間到餐桌」的食農精神,展現企業ESG行動與在地農業共好。
邁入第21年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是由台灣民間企業打造,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社造創新計畫。在2023、2024連續兩年提案件數破千件後,今年再創新高,總提案數達1422件,刷新歷年紀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個人類提案數成長43%,而大專青年組數量更翻倍成長,為去年兩倍,顯示青世代參與公共議題、投身社區行動的熱情正持續升溫。
由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輔導的蘆洲青農陳柏承,辦理全國最大的蜂蜜料理比賽「蜂蜜廚神2」,今(8)日於蘆洲農會辦理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說明本屆賽事168組選手參賽,超越前一年所舉辦的三倍,在經過激烈的競賽後,最後分別由學生組程建宏、蔡淑蓉的料理「蜜見鱸語」及社會青農組蔡雅庭的料理「焦香蜜心透抽」奪得金牌冠軍獎,接受現場與會人員的表揚,並一同合影紀念,期待明年賽事的競技。
為推廣食農教育、深化民眾對在地農業的認識,高市農業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高市農會共同主辦「高雄食農漫遊:走讀家鄉・品味農產」系列活動,11月8日起連續4個周末在科工館登場,活動透過食農教育工作坊及廊道體驗活動,讓民眾在玩樂中認識食材產地,實踐「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精神,進一步支持在地農業。
為推廣高雄在地農產品、推動低碳飲食與縮短食物里程,高市府農業局5日傍晚首度與高雄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合作,舉辦「高雄在地食材媒合會」,促進旅館業者採用本地優質食材,打造產地到餐桌的合作平台。
台新金控(2887)旗下新光人壽長期致力於推動永續環境與飲食教育,自2022年起啟動《新光一畝田 幸福餐桌》ESG公益計畫,關注食安及永續農業發展。今年,新光人壽將公益行動延伸至食漁教育與生態保育,於10月下旬安排企業志工前往石門水庫,參與由桃園市政府及桃園區漁會共同舉辦的「小小魚兒要回家」魚苗放流活動,透過實際體驗體會漁業永續的重要性,並傳遞水庫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的理念。
台新金控(2887)旗下新光人壽長期致力於推動永續環境與飲食教育,自2022年起啟動《新光一畝田 幸福餐桌》ESG公益計畫,關注食安及永續農業發展。今年,新光人壽將公益行動延伸至食漁教育與生態保育,於10月下旬安排企業志工前往石門水庫,參與由桃園市政府及桃園區漁會共同舉辦的「小小魚兒要回家」魚苗放流活動,透過實際體驗體會漁業永續的重要性,並傳遞水庫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的理念。
邱映榕7月才從嘉義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馬上化身青創老闆,一手創立「日央手作」貝果專賣店品牌,一人包辦貝果的研發、製作、行銷與財務,靠著大學4年參與食農教育推廣經驗,搭配IG限動及直播,帶大家做「夢想版」貝果,從剛開始1個月販售幾百顆貝果,到現在每月銷量已達上千顆貝果,知名企業都是她的穩定客群。
日本為我國香蕉最大出口國,然而因為國內蕉價高、日圓貶值及對手國競爭,導致近年出口規模有所減少,遂為推動國產水果深耕日本市場,農業部11月2日在台北希望廣場舉辦「台灣香蕉輸銷日本供學童營養午餐記者會」,台日雙方、農民團體皆出席參與,農業部指出,繼鳳梨與芒果後,共計約10公噸的香蕉將供應給日本223所學校、團膳單位,預計可讓6.8萬名學童在午餐時吃到台灣香蕉,見證台日農產合作的重要成果。
因人口外流、老化嚴重,雲林縣東勢鄉目前人口數不到1.3萬人,近年來地方企業「VDS活力東勢」公司與農民契作胡蘿蔔,主打胡蘿蔔汁、彩色胡蘿蔔,不僅有國際認證還有生產履歷,2022年起在昌南村舉辦「國際台灣胡蘿蔔日」,每年吸引逾萬人參與,為地方帶來經濟契機。
雲林縣東勢鄉昌南村人口老化嚴重,65歲以上人口逼近25%,超高齡族群以農耕為主,加上年輕人口外流,未來承接農務機率低,預計15年後非勞動力人口將超過50%,可能成為空洞化、邊緣化及高齡化的極限村落。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今(1)日舉辦「2025客家大地餐桌-右堆秋收食旅」活動,帶領民眾走進杉林與美濃客庄,透過導覽、採摘、手作與餐桌共饗,親身感受客家庄秋收的節奏與風土之美,此次以「吃得懂土地」為主題,結合食農教育與地方創生,讓參與者重新發現季節與生活的溫度。
台肥公司31日發出訊息指出,原任董事長、農業部代表人李孫榮改派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引發各界關切,直指可能會接任台肥董座、再陷酬庸疑雲,更有政治角力等傳聞,農業部稱,吳音寧過往政績皆對北農、台灣農業有相當深遠的影響,經歷顯示具有公司治理經驗,以及務實積極的處事效能,農業部指派吳音寧女士擔任台肥董事,相信必能為台肥公司帶來新氣象。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10月29、30日舉辦「大東北角觀光圈宜蘭溪南踩線暨媒合會」,踩線團以「宜蘭溪南2日遊」為主軸,行程涵蓋宜蘭溪南區鄉鎮,東北角管理處表示,盼能藉此強化宜蘭地區旅遊品牌能量,拓展國際旅客市場。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10月29、30日舉辦「大東北角觀光圈宜蘭溪南踩線暨媒合會」,踩線團以「宜蘭溪南2日遊」為主軸,行程涵蓋宜蘭溪南區鄉鎮,東北角管理處盼能強化宜蘭地區旅遊品牌能量,拓展國際旅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