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黃色警戒的搜尋結果,共121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早上7時發布紅色警戒,光復鄉公所上午趕緊派員到收容場域布置,警方則是定點播放各式語言的撤離通知,並在午後開始疏散撤離警戒區域約5500位居民。不少鄉民因有上次洪災經驗,陸續背起避難包到指定地點等待車輛載往收容場域,也有人把自家1樓清空後駕車依親,縣府預計今天下午5時可完成全部撤離工作。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台中市災害應變中心9日三級開設,市長盧秀燕親自主持「第二次整備會議」檢視各項防颱準備,會中特別針對非洲豬瘟案例場及12處緊急廚餘掩埋場加強加固措施,務求汙水不外溢。她呼籲提高警戒,多一分防範,少一分災害。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溢流潰決重創下游光復鄉,災區好不容易才清災完成準備重建,怎料又有颱風來襲,且堰塞湖問題未解,災民雖然擔心卻無能為力,只能先備好撤離所需物品,加強清溝並在家門口堆置沙包,盼這次風災不要造成太大的災難。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台中市政府9日提前召開第二次防災整備會議,市長盧秀燕指出,這次颱風非常特殊,具有罕見在11月成形、從西部襲台、風雨強勁等「三大警訊」,要求市府各單位「嚴陣以待」,尤其針對偏遠地區撤離預先溝通;另針對台灣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務求汙水不外溢,以及12個廚餘掩埋場防颱措施,務必落實「超前部署」。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威脅還未解除,眼見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恐帶給東部山區極為可觀的雨量。花蓮縣政府今天上午依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通報,堰塞湖警戒值已達黃色警戒,立即通知下游光復、鳳林及萬榮等3鄉鎮公所啟動預防性疏散撤離及收容避難前置作業。
中度颱風「鳳凰」步步進逼,中央氣象署預估9日將增強為強颱,最快10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1日發布陸警,颱風可能自中部一帶登陸,為中台灣帶來強風豪雨威脅。台中市與南投縣政府已全面戒備,台中市政府啟動三級開設,南投縣宣布封山禁入,防範山域意外與搶救悲劇重演。
林保署28日增派2輛500噸級大型挖土機加速降挖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但因上游山區持續降雨,林保署發出警訊,指不排除壩體破壞或潰決,已通知立霧溪下游河道淨空管制。此外,馬太鞍溪堰塞湖降雨量低於黃色警戒值,林保署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
花蓮目前2個堰塞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指出,太魯閣園區燕子口堰塞湖持續降挖,為擴大引流,原2台300噸級挖土機,今再增派2台500噸級大型挖土機進場,將原深寬約2乘2公尺的深槽線擴挖為4乘5公尺,讓整體通洪斷面由原本的4平方公尺擴大為20平方公尺。另一馬太鞍溪上游,山區降雨但低於黃色警戒值,持續密切監控堰塞湖雨下游河道水位。
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台灣易有大雨或豪雨,今日上午10時許,桃園市復興區災害應變中心有開工作會議決定二級開設,目前復興區仍有14條土石流潛勢溪仍處於黃色警戒,20日預防性撤離的保全戶共13戶34人目前仍然還未能回家。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新竹縣山區20日起大雨不斷,因應中央發布尖石鄉秀巒村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縣長楊文科於昨天晚間已指示成立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應變中心二級開設,同時請尖石鄉公所協助土石流潛勢區居民預防性撤離,秀巒村已緊急撤離及收容安置共28人。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宜蘭縣今天(21日)停班停課,也是全國唯一全縣停班課的縣市,今天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前往災害應變中心主持工作會議後,提及15年前的梅姬風災,造成蘇澳大淹水,至今宜蘭人都記憶猶新,縣府是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在今天停班課。
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發威,為台灣北部地區帶來驚人雨勢與強風,多地傳出災情。農村水保署發布137條土石流黃色警戒,其中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文山區老泉里、指南里、政大里,南港區舊莊里,內湖區大湖里、碧山里、金瑞里,情況一度緊急。
受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形成的共伴效應影響,今日(20)北部、東北部有驚人雨勢,氣象署已針對北北基桃等7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台北市、新北市更達到大豪雨等級,中午12點多農業部對新北市多處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範圍遍布新店區、石碇區、汐止區、雙溪區、平溪區、深坑區,災防告警簡訊寫著「請作好避難準備」,讓鄉親感到恐慌,有里長緊急在臉書發文,稱里辦公處電話已被打爆,但相關人員都有盯緊狀況,請民眾不用過度緊張。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中央與花蓮縣政府持續為由誰執行強制撤離互槓。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13日於立院引用《災害防救法》第10條規定,認為強制撤離的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公所,痛批中央天天栽贓花蓮縣政府。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釀水災,新北市除了第一時間派遣特搜前往外,也派出機具協助復原。新北市議員陳明義、楊春妹、黃心華等人也針對市府伸手協助肯定。陳明義說,看到年輕的學生一波一波湧入光復真的很感動,侯友宜則回覆,同島一命的精神發揮地淋漓盡致,他也很感動,感謝新北消防冒著生命危險協助搶救,「消防局真的很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今(27)日下午6時,花蓮洪災已釀成17人死亡、7人失聯、83人受傷;光復鄉仍開設3處收容處所,收容540人。今日無人機至壩區空拍,湖水從溢流口持續沖刷,周圍崩塌坡面仍不穩定,且集水區降雨仍有水量匯入湖區,故維持紅色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重創光復鄉後,各界矛頭紛紛指向「為何不及早疏散民眾」,甚至有自稱花蓮縣府人員的民眾,直指林保署17日至22日要求的撤離範圍一變再變,對此林保署今(26)日回應,自然災害防減災的原則為「隨天候狀況即時調整策略」,遂馬太鞍溪堰塞湖亦遵守此原則,滾動調整警戒疏散範圍。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重創光復鄉。對於責任歸屬,中央地方吵翻天。針對各界關注的撤離機制,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5)日出席論壇時指出,高雄市有3步驟撤離SOP,只要發布黃色警戒,一律採取強制撤離,不配合就開罰。他認為,災後相關責任歸屬,現在並不是重點,還是救人為先。
中央是否僅發布緊急通報單,引發外界質疑。林保署今(25日)澄清,這次總共發布9次通報,其中第一封配合黃色警戒,要求地方提前做好準備;自22日上午7時起進入紅色警戒後,第2封到第9封通報都明確建議地方災害應變中心強制撤離受災範圍。林保署強調,中央已多次提出撤離建議,後續執行則屬地方權責。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遭重創,雖然有人在溢流後約10分鐘收到警訊通知,但光復市區卻沒有任何警報聲響與廣播通知,24日有居民指稱「誰會知道要撤離?」直言這次災情預警做得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