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吊銷駕照的搜尋結果,共353筆
台中市大雅區10日傍晚發生一起機車與砂石車驚悚車禍,導致1名79歲劉姓機車騎士受困右後輪,當場失去呼吸心跳,警消到場後,緊急將傷者送往中港澄清醫院救治後宣告不治。針對砂石車駕駛46歲汪男於該路段違規駕駛大貨車,警方說,已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告發,最高可處1800元。
針對網友在臉書社團揭露「林口深夜飆車」亂象,引發地方譁然,林口警分局與環保局今(10)日均作出回應。警方表示,已掌握涉案車輛身分,確認兩部自小客車於仁愛路口競速,將依《刑法》第185條公共危險罪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危險駕駛開罰送辦;環保局則強調,林口區已有12處噪音車科技執法點位,將持續透過「以車追人」方式嚴查改裝與噪音車輛,夜間罰鍰將自6,000元起跳。
國道3號南下322.8公里六甲段,7日晚間驚悚上演17輛自小客車的連環撞擊事故!現場一片狼藉,而釀禍的元凶,竟是一輛沿途不斷掉落「金屬凶器」的不明車輛,導致後方駕駛閃避不及,上演驚魂一瞬間。這起事故共造成4人輕傷,國道警方已介入調查,誓言揪出這名國道馬路殺手。
一名男子阿洋(化名)日前清晨騎機車上班時遭警方攔查,酒測值達0.16毫克,被依「10年內三度酒駕」重罰18萬元、吊銷駕照並公布姓名。但他堅稱只是吃檳榔、擦中醫藥膏被誤會「有酒味」,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法官認為,警方未依規定評估是否「情節輕微可改勸導」,裁量怠惰有違法之虞,因此撤銷裁罰。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提高汽、機車無照駕駛罰鍰。交通部今(5)日發文提醒,首次無照駕駛,汽車罰鍰36000元-60000元,且無照駕駛除了罰錢、移置保管車輛與扣繳牌照外,現在10年內3次以上無照駕駛,罰鍰累加無上限,交通部預估115年上半年開始實施。
國道1號北向357.3公里楠梓路段,今(4)日傍晚上演驚險連環撞事故!在晚間6時02分許,同一地點因駕駛人未保持安全距離,先後引發兩起追撞事故,共計波及5部自小客車,並造成2人受傷送醫。現場車流一度受阻,直至晚間7時22分才全數排除,恢復正常通車。
台中一名張姓男子今年1月駕車時,因手持香菸遭警方攔查,不料卻上演一場「盧小小」的鬧劇。警方發現他渾身酒氣,要求進行酒測,張男先是瞎扯警方提供的礦泉水「含有塑化劑」會害命,拒絶使用,堅持要喝自己帶的水,在被制止後,又消極不配合吹測,甚至作勢要離開現場,最後還與員警發生拉扯。整個「灰」了超過10分鐘,過程全被密錄器拍下,警方最終依法開出拒測罰單。台中市交通事件裁決處據此重罰張男18萬元,吊銷駕照且3年内不得考領,還需參加道安講習。張男不服提告,但法官勘驗影片後,認定他「消極拒測」屬實,日前判他敗訴,全案可上訴。
時序入秋,民眾容易聚會飲酒,桃園市警察局為展現酒駕零容忍執法決心,今年10月執行「酒駕大執法」專案勤務,加強執法強度與密度,統計酒後駕車交通事故減少26.22%。警方表示,11月將接力「行人交通安全大執法」,提醒民眾注意。
為有效打擊毒駕案件,警政署除通令各警察機關加強查緝毒品及毒駕犯罪,更研議歐、美、澳等先進國家作法,引進唾液毒品快篩執法策略,並會同交通部增訂《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19條之4,有關實施唾篩檢測及拒測的處置程序,目前該條文已於10月20日進行預告,在預告期40天內廣納各界意見,再進行修法程序。
交通部先前公布駕照改革制度,自考照、回訓及換照3方針改革,其中回訓新制中,預計明年9月起,針對重大違規再犯駕駛延長講習時數,新增未滿18歲無照駕駛累犯講習等,並於課程中增加道路風險辨識及人本駕駛等內容。
59歲許姓男子酒後開車外出吃宵夜,今天凌晨3時41分,行經台中市大雅區民生路三段時,疑似酒醉失控撞上停在路邊的轎車,整輛車翻覆卡在民宅牆上,場面相當驚人。警方獲報趕抵現場,發現許男雖未受傷,但酒測值明顯超標,當場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
洪姓男子被吊銷駕照後無照駕車,卻因違規臨停被警方攔查時逃逸,過程中還拖行時任台南市警一分局莊敬派出所所長林海平10公尺致傷。台南地方法院因未和解依妨害公務罪判刑7個月,洪男恐面臨牢獄之災;經上訴並賠償8萬元後,台南高分院改判6個月,得易科罰金,此案還可上訴。
國道3號南向379K中寮隧道,今天(24日)上午10時許發生8車連撞意外,國道警隊調查,因小客車駕駛39歲黃女行駛中線車道,疑未保持安全距離,先追撞前方轎車後,再波及另外6輛車,所幸無人受傷,事故造成6公里以上回堵,經過1小時已經全面排除,針對黃女違規部分,警方依法可處3000至6000元罰鍰。
去年毒駕移送1991件創新高,過去警方攔查,無法立即檢測是否施用毒品,僅能採尿事後檢驗,目前試辦唾液快篩,3分鐘可驗出。交通部修法增訂唾液快篩檢測程序,包括全程錄影、向駕駛說明判讀方式等,拒測可罰18萬元,預計今年底前完成修法實施。
台中市今(20)日發生一起自撞車禍。49歲湯姓女子今凌晨2時許,駕駛瑪莎拉蒂行經惠中路與市政北三路口時,不勝酒力自撞中央分隔島,車輛當場爆裂翻覆,湯女則受有手部擦傷。經警方確認,湯女為10年內酒駕累犯,已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偵辦。
「我想確定安全後要往旁邊移讓,但勘查車就馬上超越我。」這句話,成了計程車司機阿國阿國(化名)脫身的關鍵。阿國遭到民眾檢舉「聽聞消防車警號未立即避讓」,被裁罰3600元並吊銷駕照一年,他不服提告。法官審酌影像後,認為當下狀況確實難以立即判斷警號方向,且勘查車通行未受阻礙,因此,判決阿國勝訴、撤銷原處分。
高雄一名葉姓運將,去年8月凌晨開著營業小客車行經高雄市區,見到警方大陣仗設置酒測攔檢站,竟無視現場告示牌、警示燈與員警揮舞的指揮棒,直接加速駛離,囂張行徑全被錄下。事後他挨罰18萬元、被吊銷駕照,還得去上道安講習。他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辯稱「天色昏暗、視線被擋」,但法官勘驗影片後打臉他的說法,判他敗訴。葉男再提上訴,近日仍遭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全案定讞。
高雄有駕駛去年5月間行經楠梓路一處路口時,因聽聞救護車警示聲卻不立即避讓遭檢舉,挨罰3600元,並被吊銷駕照,一年內無法考照。他不滿提起行政訴訟。對此,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法官檢視相關影像後認為,檢舉人數度鳴喇叭,且一旁大貨車司機也比出手勢要求避讓,但駕駛仍無動於衷,最終法官裁定駁回。
電動車自駕到底輔助、還是害人?近幾年常常發生國道上緩撞車遭自駕車輛撞擊,也常看到有特斯拉駕駛不是在車上睡覺,就是在玩手機,甚至還有網友拍攝離開駕駛座的危險行為影片,讓很多網友懷疑,高科技到底是在幫人類還是害人類?
為提升青少年對飲酒危害的認識,建立正確健康觀念,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16日攜手桃園市平鎮國民中學,舉辦「酒精危害與飲酒減量」衛教宣導活動,針對七年級學生以互動講座方式進行,透過生動有趣的案例與影片,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拒酒與自我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