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的中國行當然有多重目的。想把北韓羅津港建得像大連港一樣,成為國際物流基地而前往取經是一個目的,向中國爭取更多經濟援助,是另一個目的。南韓天安艦遭擊沈之後,許多證據都指向北韓,逼得北韓在國際壓力下,急往中國尋求支援,更是重要目的。

本來美國與南韓都希望中國能幫忙,一起把天安艦遭魚雷擊沈一事弄個水落石出。最好是在真相大白之前,胡錦濤能暫時不見金正日,藉此對北韓施壓,說出天安艦的真相。南韓總統李明博在4月30日前往上海參加世博開幕,應多少也向中國表達了南韓的立場。但是金正日還是如期訪問了中國,讓南韓相當挫折。

金正日訪中 讓南韓挫折

南韓警覺到,原來自己對中國期待太多,也太不實際。南韓與中國只是伙伴,而北韓與中國卻是親戚。江澤民2001年9月訪問北韓後,就用「走親戚」來形容北韓之行。南韓媒體也指責,在金正日訪中的重要時刻,南韓駐中國大使柳佑益居然不在任所,而前往美國訪問,顯然是過度昧於情勢。

中國當然知道南韓會挫折,所以在媒體報導上,對金正日此行仍相當低調,並且將其定位為黨對黨的兩黨事務,而非國家事務。但這樣的區分,仍不足以讓南韓釋懷。加上胡、溫與金正日會談時,未談到天安艦事件,也讓南韓人民與媒體相當反彈。這樣的挫折,會如何反映在韓中關係上?會對李明博的支持度造成什麼影響,相當值得關注。

金正日在會見胡錦濤時,表示「願意在有利條件下,重啟六方會談」。這是一招漂亮的棋。因為什麼是「有利條件」,還有很多解釋空間,所以不會把自己綁死。同時也「將」南韓一軍:天安艦重要?還是六方會談重要?如果國際皆認為六方會談重要,那南韓就不應以天安艦事,阻撓六方會談的進程。對此,南韓又會如何接招?又是一個關注點。

兩韓外交 考驗北京智慧

倒是大家關心的金正日接班人問題,在這次訪問中仍看不到端倪。一種說法是,金正日將三子接班的事告知中國,但是中方對此表示為難。在接班事無法與中國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金正日決定提早返國。但是為了留時間讓中國「回心轉意」,又刻意花了十幾個小時,讓專車牛步般從北京開到瀋陽。這個消息是否為真,中國對北韓接班人採取的究竟是什麼態度,最後有沒有「回心轉意」,還需要等待進一步消息澄清。但是北京在接班人問題上留一手,應也可以讓南韓喘一口氣,終究北京對平壤的要求並非照單全收。

從兩韓爭取中國的外交角力中,可以清楚看出東北亞大國與小國的外交互動。北京如何在兩韓之間將一碗水端平,讓親戚與朋友各自找到定位,其實也考驗著中國的外交技巧與智慧。(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中國 #重要 #南韓 #金正 #北京